经济学的争议: 关于中国加入WTO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香港的经济困局(2/2)
    通货紧缩的症状

    什么是“通货紧缩”?通货紧缩就是货币流通总量“意外大减”。一旦发生了意料之外的货币紧缩,经济生活中的“相对价格关系”就会发生紊乱,通货紧缩的症状就会迸发。例如,某人原先月挣三千,供楼、伙食和娱乐各花一千。设想现在发生通货紧缩,全社会的货币总量意外地减少一半。要是各行各业都步调一致地减价一半,那么生活本来可以照常。但问题是谁也不愿率先减价!

    通货紧缩造成的困难,就是“全民一致减价”的困难。细说起来,这个困难有三层。一是心理接受的困难。要减薪减价,面子上过不去。二是获取信息的困难。人们由于无法判断到底是自己时运不济,还是整个社会都面临通货紧缩,所以要过一段时间才肯认命。三是许多长期合约,例如银行的按揭合约、长期订单、工资合约、福利承诺等,都明文约定了固定的货币金额,几乎无法推倒重写。

    大量“负资产人士”就是这样产生的。假如发生“通货膨胀”,即社会货币总量处于增长阶段,那么最走运的就是早期借钱买楼的人,他们得到了越来越“值钱”的楼房,而只需偿还固定数额的货币;相反,假如发生“通货紧缩”,即社会货币总量处于萎缩阶段,那么最倒霉的也是当初借钱买楼的人,他们必须偿还固定数额的货币,而得到的却是越来越“不值钱”的楼房。

    同样,银行的利率接近零,主要根源也是“通货紧缩”。银行的业务是借钱和还钱,而不是借物和还物;银行结算都是以“货币”为单位,而不是以“实物”为单位的。所以,随着货币总量不断减少,“今年借多少,明年就要还多少”的难度必然大增。假如货币总量明年减少三分一,那么货币利率就很可能是负的。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