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的争议: 关于中国加入WTO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资本流动并非症结(2/2)
    第三个原因,是大型的私人金融机构的投资失误。如美国“长期资本管理(ltcm)”的亏蚀,致使相关的以高杠杆率放款的银行濒临破产。这些不顾风险的银行,是咎由自取的。

    第四个原因,是某些地区的货币体制出现了漏洞,引致投机者兴风作浪。例如香港,在实施净化货币发行局的七项措施以前,只要大量沽出港元,就能大幅扯高港元利率。本来,忠实地执行1983年所设计的联系汇率制度,这种情况是不会发生的。国际投机者看准了这个漏洞,连番操纵香港的汇市和股市,从中获利。

    无疑,以上这些因素都是借助了资本以及资本的流动才造成问题的。一旦像红色高棉那样取消了货币,这些问题当然不会发生;一旦像马来西亚那样禁止资金流动,这些问题当然也不会发生。但是,阻止资金流动,不仅泼走了脏水,也泼走了小孩。应该认识到,资本流动本身,并不是造成问题的症结。而阻止资金流动,却是倒行逆施,与各国拆除贸易壁垒、充分利用外资的努力背道而驰。

    限制资金流动很容易,只要一纸文件就可以;相反,改革庞大的企业和银行机构,让他们承担风险和破产,就痛苦而漫长了。遗憾的是,悲观的气氛愈浓,人们就愈急不可耐,空谈一步登天的愿望。世界银行年会上,政治家们谈论管制资金的流动,勾勒重建全球金融机制的蓝图,却不爱谈论琐碎的机制改革和头痛的债务重组。

    但是,管制资金流动只是因噎废食,而革命的蓝图越宏伟,就越容易推延,就越是画饼充饥。正如最近《经济学人》指出的,现在需要的,只是渐进的修改工程,它们虽不壮丽,却行之有效,本末兼治。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