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的关键,是顾教授对大学的功能理解太片面了——大学可不仅仅是学文化的地方。大学的功能到底是什么?我曾经严肃地写过,大学的功能之一是谈恋爱;而对于那些哈佛大学生来说,参加聚会和结识朋友,是读大学的重要目的。
另外有人言之成理地认为,大学的功能是为将来的雇主提供筛选机制,把有耐心、聪明、善于学习的人筛选出来。读大学的最大好处就是读过大学。对雇主来说,你曾经读过什么专业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够熬过各种考试混到毕业。能毕业就证明你是可造之材。
这些观点对不对,大家慢慢争论。但可以肯定的是,大学的功能是多种多样的。筛选人才和培养人才的机制,也应该各师各法,五花八门。所以,教育部是没有能力管那么多事情的——不要说操办,就是监督也不可能。
我认为,教育改革的核心,就是彻底下放教育部门的控制权,让大学按照企业或民营组织的模式运作。到时候,全才也行,偏才也行;条子也行,分数也行;电影明星也行,要得到奖学金才读书的穷孩子也行;钻书堆也行,成天聚会练习社交也行。怎么都行,但毕业生将来如果没有市场价值,那办学者就得在教育的市场上破产。
剩下一个问题,就是当大学各出奇谋办学时,政府用来资助教育的补贴(如果有这样的补贴的话),应该按照什么标准来发放呢?答案是:应该让学生的脚来决定。这就是著名的学券制(voucher system):把学券交给学生,让他们按自己的条件和标准挑选学校,并把学券付给学校,冲抵部分的学费。学校凭收到的学券,向政府支取补贴。这样,政府补贴学生的目的达到了,而教育的市场机制并没有受到损害。
教育的问题太复杂,复杂得跟菜式的问题不相上下,靠辩论来求同是无济于事的。经验告诉我们,遇到这类问题,十拿九稳的解决之道是交给市场——只要教育的市场机制建立起来,只要让学生(食客)而不是学校(餐厅)掌握选择权,那还有什么要争的呢?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