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的争议: 关于中国加入WTO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附录(4)
    薛兆丰与方兴东在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的对话(有删节)

    1999年8月7日

    记者:胡阳;编导:吴海燕;主编:吴晓娟

    如何挑战微软

    方兴东:我写这本书(指《起来——挑战微软霸权》一书)的目的,是因为目前中国的整个it业面临一个很严重的困境。我现在用的是未经授权的软件,是违法的。要摘掉这个违法的帽子,我必须给微软交钱,起码一万块钱,但是这个钱超出我的能力之外。要么戴帽子,要么交钱,我很难做出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对中国现在it企业来说,大家规模越做越大,利润越来越少,交给微软的钱越来越多,微软的价格在不断上涨。他们的压力越来越大,但是他们没法跟微软讨价还价。对中国来说,这是一个承受能力的问题。我觉得,只要能提出一个非常好的解决方案来,其他都没有必要争论。

    薛兆丰:我同意中国的计算机用户的确面临一个困境:要么作贼,要么付钱。知识产权是一定要保护的,中间的道路是可以去讨价还价。但是,讨价还价的并不是把对方描绘成一个恶魔。把微软描绘成“恶魔”、“恶势力”、“血淋淋的windows”,并不是讨价还价的合理手段,不是解脱困境的合理手段。

    方兴东:我觉得可能个别字眼会引起歧义,但我这本书的数据是非常充分的。个别字眼不是根本的东西,一本书还是要看它的主要论点。

    记  者:薛先生,您曾经说过,微软没有什么不对的,并且说所有指责微软、为盗版辩护的理由都是……

    薛兆丰:荒谬的。

    记  者:那么请问您的依据是什么?

    薛兆丰:我的依据就是一个厂商有权为自己的产品定价,设计自己的产品,捆绑自己的产品,然后与客户达成自愿的交易。客户的选择就是用钞票投票,你可以把钞票投给他,或者不投给他。方先生在书里面经常说到微软扼杀了它的竞争对手,当然包括很多中国的it企业。但是我认为这是不对的说法,确切来说,是消费者用钞票投票的办法扼杀了这些竞争对手。你要解决这个困境,要做出一个“公平竞争”的局面的话,就要养活那些被消费者否决的了it企业,谁来养活呢?谁来付这个钱呢?这个局面的代价又是什么呢?

    实际上微软并不是政府扶持的结果,甚至美国整个it业也不是政府扶持的结果。硅谷的成功是自由市场运作的结果。

    你说起来挑战微软,没错,你可以挑战任何一个企业,得益的是消费者。问题是怎么挑战?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