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局: 一家领袖企业的中国智慧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28节 “联想电脑”
    一个决定联想命运的时刻。一个柳传志梦寐以求的结局。联想在1990年获得机电部批准,可以生产自销联想系列微机。联想也在那一年推出了第一台自有品牌电脑。

    联想获得批文实属不易。在整个1980年代,电子部有许多直属生产厂,因其为“嫡出”,便自然获得了生产许可及各种政策上的优惠。联想是“庶出”,自然受到歧视。当日电脑暴利,谁拿到批文,谁便得到了拾金子一般的机会。

    1990年,联想终于捞到这样一个机会了。那一年,“中国政府官员考察了香港联想,肯定了联想的生产能力,给联想发了生产许可证。”柳传志“曲线救国”终获成功。

    正是从那一年开始,中国降低了关税,取消了进出口批文,开放了国内微机市场,外国计算机开始大量涌现在中关村。它们的出现既推动了中国计算机业的普及与应用,也使那些一度靠批文生存的中国计算机厂面临巨大压力。

    既然决定推出自有品牌电脑,为避免自相矛盾,联想不得不宣布不再在内地直接代理ast电脑。柳传志做出这一决定的勇气,如今无法估量,但其损失之大却令人咂舌——头一年,香港联想代理ast电脑的营业额超过2亿,利润几近2000万港币。

    若现存史料全部可信,那么在1988年底和1989年初的那段时间,柳传志与李勤曾与ast高层谈判,他们试图说服傲慢的美国人接受一项建议——生产“ast联想”联合品牌电脑。但ast表现出的傲慢摧毁了那桩谈判,也摧毁了自己的前途:“我到中国来,还没有一家企业能在技术上和ast合作。”

    柳传志与李勤既然遭到ast拒绝,便洞晓与跨国公司合作并无出路,即使成功也只能扮演陪衬角色。他们碰了一鼻子灰,反而使自己找到了出路,也看清了那些跨国公司可憎的面目。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