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局: 一家领袖企业的中国智慧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5节 衔着红色银勺子出生
    柳传志于1944年4月29日生于上海,他的祖籍江苏镇江。美国《商业周刊》说他是“衔着红色银勺子出生”(born outh),意即他出身富贵,其家庭又富有革命传统——他的父亲柳谷书彼时周旋于上海金融界,与关系密切。

    1949年,红色中国诞生了。柳传志随其父亲来到北京,开始了干部子弟的生活。读完小学之后,他到了北京25中。在那里他有机会实现自己成为一名飞行员的梦想。就在高考前夕,他突然发现造化弄人。他被通知取消了当飞行员的资格。后来他才知道他有一位亲戚是“右派”,正是这层关联,改变了他的人生。

    那时已近高考,沉湎于飞行员生活中的柳传志已经习惯了没有高考压力的生活,现在却要重新拿起书本,为自己的前程做计算了。他的情绪不太好,父亲见状便与他谈话,告诉他:“只要你能够做一个正直的人,考不上大学也没关系,我们一样喜欢你。”他后来好几次告诉记者,父亲的这句话对他产生了莫大影响。

    柳传志他后来终于考上了西安军事电讯工程学院,并有望在那里成长为一名军事工程师。在学校,柳传志成为先进分子,还当上了小组长。他要求进步,有一年为了学习贫下中农“磨练自己的工农感情”。他放假回到北京,还约了在北京的几个同学去掏大粪,整整掏了一个礼拜。

    “文化大革命”几年后爆发了,在“文革”之前发生了一件“惊心动魄”的事,对他的性格“产生了巨大考验”。

    1965年的时候,21岁的柳传志以军人身份下乡去搞社会主义教育。柳传志所在的小组到了宝鸡县的一个生产大队。他所在那个小队有一个农民,念过几年书,却是一个活脱脱的流氓。他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骂人,不但骂男人,也骂女人,村里人都怕他。工作组来斗村干部,流氓便跳将出来。他表现勇敢,把村干部们骂得一无是处,工作组就管这流氓叫“勇敢分子”。

    “勇敢分子”因为勇敢,很快便名声大噪,就连公社书记对他表示了额外的欣赏。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很快便向纵深发展,不但批斗村干部,还可以跳上去揍他们了。这时候,“勇敢分子”便带头上去揍他们。又是因为勇敢,公社里便要求柳传志他们发展“勇敢分子”入党。

    本来“勇敢分子”变成党员顺理成章,可是就在这个时候,有几个年轻农民悄悄向柳传志哭诉:这个人真够恶,是个流氓。柳传志所在的那个工作小组共有3人,他们商量了一下,一致认为应该坚决抵制“勇敢分子”入党。柳传志告诉那些哭诉的农民说他们会向上反映,你们也可以向上反映。一腔激愤的柳传志哪里想到,他这一句话差点要了他的小命!

    几天后,工作组在村中的庙里开会。柳传志走到会场,发现气氛森严可怖。工作组领导问:“你们对贫下中农政策和坚决走贫下中农路线有什么看法?”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