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事情可以提前规划,但是你无法预知未来。”今天,因为成就感而越来越自信的马锐对自己的过去有了更客观的评价。
和球场上的不少精英一样,辞职后的马锐的状态也不太很不稳定。,辞职后的这时他再次想到考研,和几个朋友住到一起,又回到了住上下铺的日子。11、12。十一二月,正是考研的冲刺阶段,但而马锐由于情绪低迷落看来依然不顺,最终因一门专业课又有一门没及格而名落孙山。
实际上,不少大学生或者职场新人都出现过类似的情况,。就业—,考研—,就业—,考研,对社会的不适应和对自身定位的不准,导致了很多大学生在就业和考研的选择中摇摆不定,把过程当作目的,混淆了两者的界限。
辞职后,半年没有收入,本来积蓄就不多的马锐已经身无分文,而父母对于他在工作上的得而复失也极不理解。垂头丧气的马锐不愿找家里要钱,最后甚至到了连回家的车票钱都凑不出的地步。2003年春节前夕,他好不容易找朋友凑足了车费,回家向父母借了500元,重回北京找工作。
此时,马锐的梦想依然是进入媒体工作。碰巧一份新的周刊正在创刊,有着半年媒体工作经验的马锐前去应聘,和招聘人员一拍即合,并负责这份刊物最重要的两个栏目。“那个时候我每周要写七八千字,十分辛苦。”然而,回想起那一年的工作经验,马锐至今心存感激。他开始学得“踏实”,在采访前努力做足功课。在做人物采访之前,他对此人所从事的行业、背景都了如指掌,同时也学会了如何与人打交道。“压力越大,成长越快,这一年的收获特别大。”
对于人际关系尚不宽广的他来说,如何联系到采访对象是一个重大考验。每一次采访热点人物,马锐都多方联系,几乎动用了所有的关系,终于保证了40期周刊期期没落下。1年下来,署着他名字的稿件已经有15万余字,对此马锐既满足又骄傲。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