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忆束残魂№所作的长书评,步枪粘贴至此,以后有好的长书评,步枪都会发至作品相关。)
全文如下:
致1989红色攻略的同志们
应步枪强烈要求,我不得不写书评。在群中和私聊中,步枪反复的提到一句话“众人难调”。是啊,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哪怕像莎翁这样的书也不能满足众人的口味。在此我只能谈谈我对本书的理解。
一开始我也不知道是怎么看到这本书的,一次无意之中在创世看到1988的书,简介说的很清楚“不一样的军旅,不一样的官场,且看网络首部军队系统的官场小说——1989红色攻略!”,看清楚是军队系统的官场小说,这类书籍在网站上是极为罕见,就算有很多都是写着写着跳出军队这个圈越扯越远。因此这个噱头吸引着我看书,一进去果然没有让我失望。
我想把我对本拉牛牛的主线开始讲起。李路本是一名后世的失意的特战军官,一次偶然的机会回到了88年,路三哥因为知道家族在重生前发生的一系列的事,开始借着重生的大杀器,让家里的阵营在政治理念正式向改革派转移,这个转移为他的家族在89年国内政治大斗争赢得了十足的筹码。而后路三哥主动向李老爷子提出参加了老山最后一场轮战,这为路三哥首次踏入军队提供了赫赫战功,步枪大幅篇章描写了路三哥在参战过程的精彩表现,这可能和步枪当过兵有关,作者熟悉军事场景的描写让大家看得淋漓致尽。在撰写17侦察大队轮战过程中,路三哥潜在的敌人老程家给他弄了很多麻烦,其中有组建试验部队中出了个老程家的周伟文五营长,其厮军事素养不高和外加指挥水平低下在最后一次战斗中被路三哥下了指挥权,这是李家和老程家第一次交锋**。
老山轮战结束后,李路开始组建101大队,书中开始了李家和老程家的第二次交锋描写,其中从经费,到人员,最后到组建成果都有着老程家下绊子。步枪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军队中斗争的影子,唯独不满意的是为什么在斗争中每次都是老程家找上门来,在这一点上大家普遍反映对此很不满。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李家和老程家作为政治豪门缩影,在理念无法求同存异的情况下,难道就只有老程家对路三哥的针针相对,就没有李家的主动出击么,在这方面的描写,我很不满意,尤其是那场89大斗争中,老程家在最后时刻转移阵营而没被一棒子打死令我难以置信,步枪的解释是老程家作为总政大佬,没有那么容易下,这也过得去,但是老程家理应元气大伤,或者大佬调离至闲职,而步枪却没有太多的解释,令我苦恼!
在顺利完成第三代的和平交接,路三哥应老爷子的要求,去空指学院进行学习,在学习期间又被老程家下绊子,也可以说是第三次交锋的开始。在学院学习期间,路三哥利用自身的影响力和后知后觉对于空军的战略提出改革的方向,强烈要求空军对从国土防空向大空军发展。但是凭着我的认知,我认为步枪的描写仅仅是改变了国土防空向攻防兼备的战略转变,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对大空军战略的涉及,首先战略空军概念指“空天一体、攻防兼备、信息火力一体,能够以空制空、以空制海、以空制地,全面参与各种作战形式,能实施远程反应的空军”按照此标准衡量,恐怕只有美俄法三家可以出线了。天朝在九十年代初距离大空军的标准还相去甚远。作战理论和编制体制差距暂且不论,以下几个指标均不理想。一是战略轰炸力量,二是战略支援力量,三是没有足够航母。步枪虽然对于这些方面的撰写很少,但是他也重要的提出空军的指挥系统改革和歼击机的更新,这让文章出现了比较有料的爆点,可以从南海外科手术刀可以看出来。
此后,由于90年的海湾战争美军出色的表现深深刺激国防军大佬,路三哥因此又被高层任命为试点实验701团的团长,开启陆军改革实践者,从书中我们可以看出步枪对于701团的建设是以美军第75游骑兵团即大家所熟悉的游骑兵特种部队为模板。现今的游骑兵是在1973年的以阿战争之后组合而成。美国陆军认识到在未来,大规模的军事调停是可能的;为能快速部署至中东地区或其它战略要地,需要一种特别行动部队。这样的一支部队必须有能力将营级空降突击的所有装备,全部空降至敌线后方:换句话说,就是类似于二次大战时的游骑兵精锐轻步兵的编制。同样道理701团的定位就是国防军的游骑兵,理应在任何时间内任何地域军事行动的快速部署。但是鉴于国防军的军事装备落后和作战理念的过时,为改革带来很大的困难,因此步枪恐怕在701团的要呆很长一段时间。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