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 柯达在中国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西进(1)(2/2)

    孟宪光是自己主动要求来西部的,这有些出人意料。因为自从1997年他决定从台湾来到大陆,就一直在柯达中国的数码拓展方面工作。

    那也是一次个人的小小“西进”。

    在从台湾飞往大陆的飞机上,他哭了,也不知道为什么。从窗口,他第一次看到台湾与大陆之间浩瀚的大海,那块大陆上的高山、河川和平原。这就是父母一直所说的故乡吗?他感觉有一股强大的热流冲击着他的胸腔,让他止不住热泪盈眶。

    孟宪光在台湾出生。他在台湾大学读的是在商业界已经相当时髦的电脑专业。在服了两年兵役后,孟宪光1989年跑到美国纽约技术学院主修电脑影像,1992年加入柯达台湾,负责专业数码影像。当时,柯达台湾员工绝大部分都是学习化工出身,他是学习it技术的第一人,成为负责数码相机的产品经理。

    孟宪光为什么要主动进入大陆?

    当时,台湾的员工对于在中国发展数码科技抱有怀疑。但是孟宪光认为,中国是一个跳跃式发展的市场,数码影像在中国主要城市会与世界同步进行。数码影像将是一个长期的趋势,中国发展潜力最大。

    1997年,成为大中华地区数码影像产品经理的孟宪光,很快就发现在柯达内外都集中于在大陆扩展传统影像的时刻,当时业务量很小的数码影像处境的确有些尴尬。尽管在pmgc(柯达超相像系统大中华版)上,他和宛士杰的上海研发中心配合,获得了柯达中国在数码上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成功。

    但随后他遇到的问题更深刻。一般彩扩店不懂什么是windows,关于电脑的a、b、c,你要花很大力气去培训客户。数码需求还在启蒙阶段,如何刺激整个市场,让市场发现这个优点?这是否也意味着放弃胶卷和普通照相机?

    柯达中国内部对数码的投资本来就有不同声音,认为在中国还是将力量放在传统影像的扩张上。孟宪光极力鼓吹说中国市场的成长有可能一步到位,柯达现在不投资数码,以后会有大压力,但不是每个柯达人都接受。

    孟宪光发现,在中国柯达有机会将传统与数码结合起来,因为柯达中国有两大优势:一个是品牌,一个是kex庞大的数量。这些在传统影像扩展中确立的优势与数码没有冲突。如果利用数码影像,利用互联网把kex连接起来,将传统与数码影像结合起来,柯达中国就可能在与时间的赛跑中获胜。

    孟宪光似乎命中注定要来到西部。因为他一直信奉:只有到西部去,才能了解真正的中国。结果是戏剧性的,以前主管西区的张志洪成为“一区”的总经理,而以前主管华中区的孟宪光执掌了幅员辽阔的“二区”。

    孟宪光就是带着这样的哲学和心情来到了西部。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