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优秀的员工永远也不会被利欲蒙蔽眼睛,他将时刻用职业道德与高贵的人格规范自己的行为,努力保持德与行的一致性。当利益在前时,他丝毫不为所动,因为他的心头有一把打不开的锁。
面对种种诱惑,包括利益放在面前需要做出取舍的那一刻,真的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来支撑自己的行为。只有德积累到一定厚重的时候,个人的行才会显得自然而不生硬;也只有德积累到一定程度,行才会自然而然地流露。这也就是德与行的关系吧。
那么,怎么做才能培养德与行呢?我们认为,只有一以贯之养成地自觉才能做到这一点。于是,自觉就成了关于培养德行的重要问题。
有个寺院的住持收了很多和尚,其中有一个小和尚从小入寺,老和尚抚养他长大。小和尚觉得寺院生活太枯燥总是不安心礼佛,大清早就从院墙角那里翻墙出去。
老和尚看到倒在墙下的梯子心下了然。半夜小和尚从原路返回,当他看见老和尚双手扶梯时,惊呆了!赶忙跪在师傅面前说,我实在对不起您的养育之恩。
老和尚说:“人各有志,为什么要用我的思想去束缚你的思想呢。天凉,速加衣去吧。”小和尚至此静心佛门,终成一代高僧。
这是一个典型的顿悟的例子。从心性活泼的小和尚到一代高僧,全赖师傅的一片慧心。
可是不管怎样,专注是一种很有魅力的状态,我们知道,一个专注的人往往具有一颗纯洁的心。因为谁都知道,要想成功地做事首先要成功地做人。做事只关系到一事的成败,但做人则牵系着你的一生。
有一个老锁匠,手艺远近闻名,更让人敬重的却是他的人品。因为他每次为顾客配钥匙,总要告诉人家自己的姓名和住址,说:“如果你家发生了盗窃,只要家门是用钥匙打开的,你就来找我!”
老锁匠老了,为了不让自己的手艺失传,他决定在两个年轻的徒弟中选一个做自己的接班人。为此,他进行了一次考试。他准备了两个保险箱,分别放在两个房间,事先规定,谁能在最短的时间里打开,谁就有资格得到自己的真传。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