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岳:
名校、非名校、中等学校。尖才、中才、低才。这中间,低才成为财富型的人可能性很大。因为改革需要打破常规,低才通常敢于打破规则,所以"坏学生"常常是改革型人才。名校生会优先获得体制内的机会,如果你成绩不错、听话,则可以在体制内优先安排。对于体制的机会,在你刚进入的时候算是好机会。但体制是刻板的、滞后于时代变化的。进入体制的好学生前进得可能没有"坏学生"快。当官的好学生发展得就不如"坏学生"快。
尖才是体制型人才,低才是改革型人才,中才是协作型人才。没什么名气的组织的老板说:我没巢,需要你来做巢。"坏学生"听了就去了,而名校学生都觉得去了受屈辱。名校生心想:咱是北大的,是名校,得朝着摩托罗拉(motorola)那样的名企去。站在组织发展需要的角度来看,中才有一定能力,想法没那么过分,期望值没那么高,比较适合组织使用。中才到一个组织中,不会太个性化、太不合作。从他的心态来说,他也愿意合作。
我曾在招聘面试时遇到过这样的名校生。他问:"准备给我安排什么工作?"我问:"你能干什么工作?"他说:"我觉得我适合做总经理,最少副总经理吧!"名校生首先不是讲能做什么事情。他认为,有了他的学校,你就需要给他以相应的位置。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因为她是皇帝的女儿。而老板关心的是你能做什么事情,只要能把事情搞定,你是哈佛毕业的还是锦州工业学院毕业的都可以。老板认为事情需要合适的人,人的资历要与事相匹配,富余了不好,因为老板不想多花钱。最有名的人,不适合事,就白有名了。最重要的是适合!名气大了、多了,不要。你能干这事,没名,还好呢!因为少花钱就能办成事。老板的核心是事,名校生的核心是名。越在名上做文章,老板越生气。因为老板大部分不是名校毕业,即使是,可能也是"坏学生"。名校生和就业岗位差别是最大的了。
博弈点2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