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谡门: 别被老板挥泪斩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缺少心灵导师容易狂妄
    在马谡的故事里,王平的劝告他是断然不会听取的。但是,人们可以假设,如果是诸葛亮的劝告呢,马谡会不会听取呢?会的可能性至少有60%。因为整个三国时期,当时的人们、尤其是蜀军对诸葛亮的崇拜和尊敬程度很高,马谡也不会例外。

    可惜的是,跟随在马谡身边的,偏偏是一个马谡丝毫不尊敬的王平。一个自己丝毫不尊敬的人给出的反对意见,人们常常是很难听取的,甚至还会起到反作用。遗憾的是,在人们前进的道路上,随着成功越来越多,能够真正在心底尊敬的人却越来越少。希特勒就是个典型。

    自从1941年6月德军对苏联发动“闪击战”后,3个多月内突入苏联境内600-800公里。苏军接连失败,损失坦克2000辆,飞机1000架,兵员50多万,处境十分被动。在这种情况下,希特勒认为德军若能迅速攻占莫斯科,就会迫使苏联投降。于是他于9月初发出第35号训令,要求“中央”集团军群9月底进攻莫斯科,在冬天到来之前占领该地并将行动的代号定为“台风”计划。于是,德军上下做了所有的准备工作。

    但是,希特勒所认为完成的“一切准备工作”,却恰恰疏忽了一项最重要的准备——应对恶劣气象条件的物资准备。虽然在制定“台风”计划之时,高级军事顾问哈尔德和陆军参谋部曾先后提醒希特勒注意,进攻莫斯科之时,正是俄国冬天到来之际,建议德国战略后方应动员一切力量生产防寒用具。可是狂妄自大的希特勒认为,冬季到来之时,德军早已占领了莫斯科,部队可以在莫斯科过冬,根本没有必要生产什么防寒用具,因此防寒用具一件也没有生产。战役发起前夕,德陆军情报部长和气象部长根据掌握的资料,认为莫斯科地区入冬前可能连降大雨,使冬天提前到来,建议抓紧时间生产300万套防寒棉衣。但希特勒认为,那时德军士兵“已行进在莫斯科大街上了”,以致又一次错过了弥补错误的机会。

    当然,这样的错误拿破仑也犯过,不足为奇。而且,他们俩人都是在几乎横扫欧洲之后,失败在了俄罗斯的战场上。

    希特勒在进攻波兰之前,曾经对他的将军们说过这样一番话。“我将提出发动战争的宣传上的理由,不必管他讲得通讲不通。胜利者在事后是没有人问他当初讲的是不是实话的。在发动战争和进行战争时,是非问题是无关紧要的,紧要的是胜利。”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