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能把金钱带入坟墓,而金钱可以把人带入坟墓。”牛根生说:“对钱财,我的观念是‘不在所有,重在所用’。常言道,‘富不过三代’,那我就不让他富。钱是从无到有,再从有到无。企业垮了,或被不肖子孙祸害了,失去钱财就很难受。我现在是自己让它从有趋于无,这才是支配金钱的最高境界。”他觉得这是很幸福很快乐的事。
出格之举一定有出格的想法。
牛根生说他很喜欢哲学,还与内蒙古大学哲学系的一位教授有深交。他说《哲学不只是慰藉》这篇文章说得很对,“哲学不只是慰藉,更是一种智慧,它帮助我们调整看世界和人生的眼光”。
此文中的一些字句让牛根生深有同感:“智者,身在大富大贵之中,仍能清醒地视富贵为身外之物。”、“登上至高无上的御座,仍只能坐在屁股上。”
“真正的快乐对于物质的依赖十分有限,无非是食、住、衣的基本条件。超出了一定限度,财富的增加便不再能带来快乐的增加了。奢侈对于快乐并无实质的贡献,往往还导致痛苦。”
“人对有准备的、理解了的挫折承受力最强,反之受伤害最重。”
牛根生捐股份就是在有准备的失去,就像他自己说的,自己看着钱财从有到无。
牛根生的哲学又是实用的。笔者在蒙牛厂区,看到处处贴着标语、格言、口号。“产品等于人品,质量就是生命”、“看别人不顺眼,首先是自己修养不够”、“从最不满意的客户身上,学到的东西最多”、“管理是严肃的爱”、“经营企业就是经营人心”、“人:不能把金钱带入坟墓,但金钱却可以把人带入坟墓”、“一个人快乐不是因为他拥有得多,而是因为计较得少”等等。
他说自己的长处是善于总结,古今中外的格言、警句、俗语、寓言,只要觉得有道理的,他都汲取,并作一定的整合,用在企业的管理上。这些标语悬挂在公司的各个角落,潜移默化中规范着员工的思想和行……
遗憾的是,由于牛根生捐献股份还属于上市公司“未经公告的重大事项”,所以我的独家报道没能见报。不管怎样,牛根生的哲学和在哲学影响下的牛根生,让人们看到了中国富豪对金钱的另一种处理。
对于牛根生捐股事件,媒体予以了大量的报道,其中一个说法是,181年前罗伯特•欧文在资本主义环境下做了一次“共产实验”,2005年牛根生在社会主义环境下也做了一次“共产实验”……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