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创业者来说,有的人重点抓有形资产的建设,有些人则关注无形资产的发展。
而品牌则是无形资产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品牌之路,常常始于品牌的名称。而品牌能否很快叫响,能否正确传递出品牌的文化和内涵非常关键。
衡量品牌名称好坏的标准只有一个:看“品牌名称”是否正确有效地传递“品牌基因”。“快嘴品牌”会说话,“哑巴品牌”不说话,“歪嘴品牌”说错话。
人们对创业者有着天生的敬畏:他是抓住哪个线头拉开整个线团的?
多数人抓的是有形资产的“线头”,少数高手却另辟蹊径,抓住了无形资产的“线头”。
1999年初的一天。呼和浩特。巴彦塔拉饭店。
牛根生、孙玉斌、杨文俊、邱连军、白君、邓九强、孙先红,等创业者“化整为零”,分批潜入。进行一次秘密集会。
到会的每个人后来都成为蒙牛的发起人之一。因此,这次会议,被蒙牛人深情地称作“南湖会议”。
会议的任务是起名。这其实不是第一次讨论了。为了给待注册的乳制品企业起一个叫得响的名字,大家一次又一次聚集一堂,出谋划策。
蒙牛把起名作为创办企业的第一步,显示了其对无形资产的深谋远虑。
孙先红提议说:你看人家“澳牛”,简简单单,就是“澳洲的牛”。他认为要崇尚简约。
这句话提醒了很多人,有人脱口而出:“那我们就叫‘蒙牛’吧!”
大家都叫好。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