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第六次高考 武汉科技
大学 无法凑足学费 母亲和妹妹遭人强暴
2003年8月21日,曾青到安康市寻求资助的过程中找到了安康日报社。出于实际考虑,接待曾青的记者建议他向华商报社求助。随后,曾青用安康日报社的电话与华商报社驻安康记者华明通话,讲述了自己6次被录取却未能圆大学梦的遭遇。
曾青的家庭遭遇确实十分罕见,自己无力解决和摆脱困境,需要政府和社会伸出援助之手。出于同情,华明当晚约曾青在华商报社安康记者站进行了面谈。但记者没有只听曾青的一面之词。次日,华明又在曾青的带领下,到其家中实地了解情况。
8月23日,《华商报》刊发了《六次金榜题名难圆大学梦》一文,报道了曾青的求学经历,随后又相继刊发了《当地银行难办助学贷款》、《六次金榜题名为何难入学》等报道。该系列报道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众多企业和个人向曾青伸出了援助之手,10天之内,各类捐款达4.36万元(其中5000元经捐赠者及曾青本人同意转赠给一名失去双臂的学子),经媒体与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联系,校方表示将对曾青的学费给予减免,求学费用问题完全解决。此外,还有几家企业表示可以解决曾青毕业后的就业问题。
9月12日上午,曾青在一位长辈亲戚的陪同下抵达武汉,受到了校方和当地媒体的关注,多家媒体记者到车站迎接并跟踪采访了曾青。9月13日,武汉多家报纸刊发了曾青这名特殊学生来武汉求学的消息。而就在这天中午,曾青背起行囊离开了武汉,于次日返回了安康。
虽然是农家子弟,但曾青很善于与媒体打交道。退学之前,曾青在武汉和记者华明通电话时表示:“这个学校是一所公办民助的学校,我不想在这里上学。”曾青深信媒体会出面帮助他,果不出其所料。华明闻讯后,立即与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办公室工作人员取得联系,询问学校的情况。据工作人员介绍,该校是2001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统一招收本科学生的,毕业证国家认可,毕业时如果通过武汉科技大学的考试,可以获得学士学位证,也可以参加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华明得到这样的信息后,劝曾青安心在校学习,并鼓励他本科毕业后继续读研究生。在此之前,一家企业已经承诺,只要曾青能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博士期间的费用他们全部承担。
然而,曾青坚持说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不好,不是他理想的学校,并说要回旬阳复读,一定要考上理想的大学。在与校方工作人员的交谈中,曾青也始终坚持这个观点,并决然中止办理入学手续。从武汉回到安康后,曾青仍旧说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的性质让他心里结了个疙瘩,这个疙瘩解不开,他就不可能在该校上学。他还说:“我志愿上也没有填,谁知道咋把我录到了这个鬼学校!”
问他有没有想过捐赠者的感受,曾青说:“他们捐助我是希望我能成才,可在这个学校,我不可能成才!”多次交谈中,曾青说了至少四个退学的原因:嫌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不好;自己适应不了大城市的喧闹;武汉当地人似乎很“阴险”,很难打交道,他很害怕;自己这些年下来心力交瘁,已经不想再上大学。
无论提到什么原因,曾青似乎总能找到论据,甚至讲出了他一些很难查实的,令记者很难判定他退学的真正原因。也许,所有这些都对曾青作出退学决定起了作用。
但是,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曾青的决定令为他献出爱心的众多捐赠者不解而失望。一位捐赠者说:“我们是同情他上不起大学而帮助他,现在他上学的问题解决了,却又开始挑剔学校,这就让人难以接受。任何人当然可以有自己的选择,但这个选择必须站在现实的基础上!”一位给曾青提供了大额捐赠的企业负责人说:“如果曾青不上大学了,我们希望他能主动将钱退回来。”一位到过曾青家的捐赠者说:“他当时表示到大学后会努力学习,将来继续深造,如果是这样,学校的性质根本就不能成为退学的原因。”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