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成功咖喱派: 人生幸福自助餐丛书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当处进时须思退(2/2)

    这也正是曾国藩自己要达到的目的。

    麦克阿瑟曾经说:“我听说中国人崇尚处进思退,这也是中庸之道吧!我们西方人不太理解,万一有更辉煌的前程,不就半途而废了?”

    麦克阿瑟不明白,应当处进思退的时候,恰恰是可能有更辉煌前程的时候,因为这儿即使不是顶点,也已经很接近顶点,如果不能及时思退,将无路可退。

    以兵圣孙子和伍子胥来说。孙子不仅在用兵打仗方面表现得杰出的智能,从个人的人生选择上也表现得大智大睿!在帮助吴国要败强楚之后,他退隐归山,不知所终。据载,他还曾力劝伍子胥处进思退,伍子胥虽然后来也预见到吴国灭亡的结局,但终于不能自保,而被吴王赐剑自杀。

    况且在很多情况下,往往还等不到更辉煌的前程,一切就已经失去了。

    胡适说:“老子称‘功成而身退’,这也算中国特色的智能吧。汉朝的张良建朝后杜门不出,得以善终,而韩信及诸王均被剪灭;明朝的刘伯温即使想退隐,也未得善终,其它如文臣第一的李善长、武将第一的徐达等皆被杀戮。中国有句话叫‘功高震主’,‘家天下’或许只能如此吧,至于说耽搁了前程,这是必然,不过也没办法,脑袋更重要”。

    铁板烧博士说――

    处进思退是一种回避,避开矛盾激化的可能性,避开那种必然会造成的令人痛心的局面;同时它也是一种保留,就是在一生奋斗到顶点,眼看着要走下坡路时戛然而止,断然结束奋斗进程,全身而退,保留曾经的辉煌记忆。

    更进一步说,不能处进思退的话,付出生命事小,半生奋斗一世英名也往往随之付诸东流事大。像商鞅、白起、吴起、文种,以及后世的韩信等人算是运气好的了,虽不得善终,但总算青史有名,后代流芳,那些因不得善终而湮没于历史的沉迹之下,名不见经传的英雄豪杰,又有谁知道会多少呢?

    其实这个道理也并非玄深难解,只可惜世人多是识得破,忍不过,说起来得容易做起来难。在嘲笑前人因此而杀身破名的同时,往往忘记了自己也正在步其后尘。

    处进思退并不是舍弃如荼的生活主流走远,更不是强求不食人间烟火的脱俗。而是一种率直的生活理性,一种近乎平淡却真挚的人生态度。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