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三藏: 中国本土化的品牌观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品牌管理并非适用于所有企业(2/2)

    俗语常说,世间有三等人,第一等人创造变化,第二等人把握变化,第三等人跟随变化。倡导东方文化的管理风格也把组织阶层的职能分为三类,基层员工规矩做事,中层管理处事应变,高层领导高瞻远瞩。在此之外,更有人把企业分为三类,初级企业作产品,中级企业做品牌,高级企业作规则……无论如何分,创造变化也好,高瞻远瞩也好,做规则也罢,创造变化是在做势,高瞻远瞩与制定规则也都是在做势,三者殊途同归,卓越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

    “众口异辞”与“众口合一”都是品牌管理的内容,不同的是“众口异辞”是噪音,“众口合一”是强音。企业之口只是品牌个体的主观愿望,“众口”则是一种环境。品牌在市场竞争中,谁营造了对自身有益的品牌环境,谁就能在品牌竞争中取得优势——这,即是造势。

    “众口合一”是一种势态,而“合一”的过程就是“计利以听,乃为之势……因利而制权者也”的过程。品牌管理从兵法的角度阐释就是要为商业竞争营造一种势态,从而达到品牌“众口合一”“三人曰善”的境界。

    面对商业竞争,品牌管理需要营造一个有利的态势,这个态势涵盖品牌生存的环境:企业之口、消费者之口、市场其他之口……“众口”与“合一”本是一对矛盾,但却是品牌管理的真实。成功的品牌管理,需要让“众口异辞”变成“异口同声”,最后变到“众口合一”。还是那句戏言“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合一”就是合成品牌意愿的声音,“合一”合的是“人”心,有了“众口合一”才有品牌管理的“三人曰善”,这是衡量任何一个成功的企业、组织、品牌、个人的重要标志。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