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跟同事要保持适当距离 你和同事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协作,对于你更重要的是一个竞争伙伴。如果你跟他亲密无间,连你最的事他都知道,那么在将来的竞争当中他可能以此要挟,来点中你的命门死穴,如果那样的话,你岂不是很被动吗? 与同事相处,太远了肯定不合适,人家会认为你不合群,太近了也不好,容易说闲话,而且也容易令上司误解,认定你是在搞小圈子。所以说,不即不离、不远不近的同事关系,才是最理想的一种关系。 有人谓“好朋友最好不要在工作上合作”,有一定道理。 一天,公司来了一位新同事,他不是别人,正是你的好友,而且,他将会成为你的拍档。上司将他交托与你,你首要做的是向他介绍公司分工和其他制度。这时候,不宜跟他拍肩膀,以免惹来闲言闲语。 大前提是公私分明,在公司里,他是你的拍档,你俩必须忠诚合作,才可以制造良好的工作效果。 私底下,你俩十分了解对方,也很关心对方,但这些表现最好在下班后再表达吧,跟往常一样,你俩可以联袂去逛街、闲谈、买东西、打球,完全没有分别,只是,奉劝你一句,闲暇时,以少提公事为妙。 当一位旧同事吃回头草,重返公司工作时,你有必要注意自己的态度。因为旧人对你和公司都有一定的了解,即是说他并不需要时间去适应。 首先,你得清楚,这位仁兄以前的职级如何?与你的关系怎样?他的作风属哪类型?如今重返旧巢,他的地位会改变吗? 此君若以前与你共过事,请不要在人前人后或他面前主动再提以往的事,就当是新同事合作吧,避免大家尴尬。要是他过去与你不相干,如今却成了拍档,不妨向对他有些了解的同事查问一下他以往的历史,但要装作轻描淡写,不留痕迹。 只有和同事们保持合适距离,才能成为一个真正受欢迎的人。你应当学会体谅别人。不论职位高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范围和责任,所以在权力上,切莫喧宾夺主。不过记着永不说“这不是我分内事”这类的话,过于泾渭分明,只会搞坏同事间的关系。在筹备一个任务前,谦虚地问上司:“我们希望得到些什么?”“要任务顺利完成,我们应该在固有条件下做些什么?” 也永不道人长短。比较小气和好奇心重的人,聚在一起就难免说东家长西家短,成熟的你切忌加入他们一伙。偶尔批评或调笑一些公司以外的人,倒是无伤大雅,但对同事的弱点或私事,保持缄默才是聪明的做法。记着,搞小圈子,有害无益。公私分明亦是重要的一点。同事众多,总有一两个跟你特别投机,私底下成了好朋友也说不定。但无论你职位比他高还是低,都不能因为要好这原因,而偏袒或恃势。一个公私不分的人,是做不了大事的,更何况,老板们对这类人最讨厌,认为不能信赖。所以你应该知道取舍。 大家在一起工作,都是同事,应该一视同仁,一般远近。不能今天跟张三好,明天又背弃张三跟李四好,不去团结大多数,非要去搞“小圈子”。这样做的人本意是想在自己周围团结一伙人,结果不但脱离了大多数,有时连暂时笼络的几个人也会离你而去。因为你抛开大多数,只与几个人亲热,大多数人会对你产生看法。你笼络的几个人,因为不是在原则基础上 的团结,是以个人利益为准绳的结合,一旦个人利益得不到满足,便会反目为仇。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朋友,亦有对手,可是更多的是跟你无怨无仇、无恩无义的关系。真正拥护你的和真正反对你的,都是少数,关键时候得票多少主要取决于对你不亲不近这部分人对你的评价。如果你抛开大多数,很显眼地只与几个人交往过密,你我不分,很可能失掉大多数人。 人与人相处,最忌交浅言深。这种情形如果发生在办公室,它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 你刚来到一个新的工作环境,同事对你表示友善而欢迎的态度,大家一起,无所不谈。 但其中一名同事可能跟你最谈得来,乐意把公司的种种问题,及每一位同事性格都说给你听。你本来对公司之人事一无所知,自然也很珍惜这样一位“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同事,彼此显得相当投契,你开始将平时看到什么不顺眼、不服气的事情,也与这位同事倾吐,甚至批评其他同事的不是之处,借以发泄心中的闷气。 须知道“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你了解这位同事有多少?你怎么知道你与对方不过数月的交情,比他与其他同事的感情来得深厚?为这一时之快,你把不该说的话说出来,对方手上便有了一张王牌,随时随地都可以加害你,把你曾批评过其他同事的话公之于世。 另外,不把同事等同于朋友。 同事是同事,朋友是朋友,好朋友是好朋友,这些关系在你的脑中应当有个清晰的印象,决不能混淆了其中的任何一种关系,否则,你是要吃大亏的! 好同事并不等于好朋友,朋友圈是八小时之外的天地,而同事则是八小时之内的空间。好朋友之间的友谊,多数是建立在共同的性格、经历、爱好、习惯等等不可选择的“天然因素”之上;而好同事之间的友谊固然也不能排除这些因素,但双方之所以能“好起来”的原因,则多数是由于共同的工作态度,在单位同的地位、处境、共同的工作经验,乃至对某些领导的共同不满,及对某些同事的共同看法等临时性因素的作用。 好同事也许在你工作上因大意出小差错时,在你因私事迟到早退、或花3个小时吃午饭时,为你隐瞒、掩护。然而如果都面临共同的利益得失,难以同时顾及的时候,好同事也许只能是先向你道句“对不起”,然后便义无反顾地舍你取他了。而你那些好朋友们的做法也许正是“恰恰相反”。 如果把好同事等同于好朋友,就不对了。同事毕竟是同事,与朋友不可同日而语。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岗位与责任,能够尽本分做好自己的工作,已属难能可贵。若要助人排难解困,就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他根本不想张扬出去,而想借此机会考验一下自己的能力,计划独自面对困难,而你却一厢情愿,强迫同事接受你的援助,这不是会得到反效果吗? 如果你想扮演和平天使的角色,首先你要学会体谅别人,尊重对方以自己的方式解决困难的权利,勿自视太高,以为同事必是独立难支,急需你的援手! 积极、主动地去拓展同事关系,与同事建立起良好的友谊与私交当然是没错的,但却要注意“火候”,免得吃力不讨好,弄得“乘兴而去,败兴而归”。 3.积极化解与同事的矛盾 一个人要想在工作中面面俱到,谁也不得罪,谁都说好,恐怕是不可能的。因此,在工作中与其他同事产生种种冲突和意见是很常见的事,碰到一两个难于相处的同事是正常的。 应该说,同事之间尽管有矛盾,仍然是可以来往的。首先,任何同事之间的意见往往都是起源于一些具体的事件,而并不涉及个人的其他方面。事情过去之后,这种冲突和矛盾可能会由于人们思维的惯性而延续一段时间,但时间一长,也会逐渐淡忘。所以,不要因为过去的小意见而耿耿于怀。只要你大大方方,不把过去的矛盾当一回事,对方也会以同样豁的态度对待你。 其次,即使对方仍对你有一定的成见,也不妨碍你与他的交往。因为在同事之间的来往中,我们所追求的不是朋友之间的那种友谊和感情,而仅仅是工作,是任务。彼此之间有矛盾没关系,只求双方在工作中能合作就行了。由于工作本身涉及到双方的共同利益,彼此间合作如何,事情成功与否,都与双方有关。如果对方是一个聪明人,他自然会想到这一点,这样,他也会努力与你合作。如果对方执迷不悟,你不妨在合作中或共事中向他点明这一点,以利于相互之间的合作。 因为,你与大多数人的关系都很融洽,所以,你可能会觉得问题不在于你这一方;你甚至发现其他人也和他有过不愉快的经历,于是,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将矛头指向了那个人,所以,你会认定是他造成这种不融洽局面的。 你们双方都没有花时间去进一步了解彼此,也没有创造一些机会去心平气和地阐述各自的看法,因而,双方缺乏对彼此的信任,个人间的关系也就会不断倒退。怎样才能够改变这种局面、改善彼此的关系呢? 你不妨尝试着抛开过去的成见,更积极地对待这些人,至少要像对待其他人一样地对待他们。一开始,他们会心存戒意,而且会认为这是个圈套而不予理会。耐心些,没有问题的,将过去的积怨平息的确是件费功夫的事儿。你要坚持善待他们,一点点地改进,过了一段时间后,表面上的问题也就如同阳光下的水一样蒸发消失了。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