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只是闷头做事,至多给上司留下一个踏实肯干的印象。要使自己的职业生涯不断突破,这显然远远不够。取得老板、上司的格外赏识,就要在关键时刻露一手,别人想不到的你想到了,别人干不成的事你完成了。尤其在上司心急火燎的事情上你能给他一个意外的惊喜,想不被提升都难。 一、千方百计完成别人做不成的事 也许平时你默默无闻,但关系公司重大利益或老板个人成败的关键时刻你挺身而出,完成了别人做不成的事,同事、上司、老板都会对你刮目相看。 1.关键时候挺身而出 常言道,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在关键时刻,领导会真切地认识与了解下属。人生难得的机遇,不要错过表现自己的极好机会。当某项工作陷入困境之时,你若能大显身手,定会让领导格外器重你。 安德烈·卡耐基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一座停车场的电信技工。 一天早上,调车场的线路因为偶发的事故,陷于混乱。 此时,他的上司还没上班,该怎么办?他并没有“当列车的通行受到阻碍时,应立即处理引起的混乱”这种权力。如果他胆大包天地发出命令,轻则可能卷铺盖走路,重则可能锒铛入狱。 一般人可能说:“这并不干我的事,何必自惹麻烦?可是卡耐基并不是平平之才,他并未畏缩旁观! 他私自下了一道命令,在文件上签了上司的名字。 当上司来到办公室时,线路已经整理得同从来没有发生过事故一般。这个见机行事的青年,因为露了漂亮的这一手,大受上司的称赞。 公司总裁听了报告,立即调他到总公司,升他数级,并委以重任。从此以后,他就扶摇直上,谁也挡不住了。 卡耐基事后回忆说: “初进公司的青年职员,能够跟决策阶层的大人物有私人的接触,成功的战争就算是打胜了一半——当你做出分外的事,而且战果辉煌时,不被破格提拔,那才是怪事!” 有这样的情形,主持会议的领导是一个铁腕人物,大家因崇拜而磨灭了自己的见识,于是会议顺利进行。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当你发现决议有问题,若按此办将来可能出大漏子,就应该鼓足勇气提出 来。要知道,你可能穷尽毕生努力,也不会得到别人的赏识,而抓住这一机会,就可能把你的能力和价值展现给同事和领导,特别是意见未采纳,人们更会在后来的失败中忆起你的表现,赞叹你的英明。其实,在遇到表现自己的机会时往往不是没有能力表现,而是一种“别人没动,我出头会让人说闲话”,或者一种天性中的自卑阻碍你挺身而出。 日本的笑话故事书《长屋赏花》里有这样一个小故事:有一位穷人到郊外去赏花,附近都住着生活很豪华的人,他看了,不禁感慨地说:“大家都打扮得这么漂亮,衣着艳丽,我身上穿的也是衣服,不过太破旧了,脱下来简直还不如他们的抹布呢!”房东听到这句话,立刻申斥他说:“把每个人身上的皮都剥下来,大家都只剩下尸骸与骨头,有什么自卑的必要。” 在感到对方的威严而胆怯时,就要立刻去想出他与你的共通点:剥去皮,大家都一样。自己就再也没有畏缩的必要了。 再进一步,如果能够找出对方的毛病,你的信心更会大增。 但这不是教你投机取巧,做到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只是让自己脱颖而出的因素之一,要想取得理想的结果,还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要实干,但也要适时表现。所谓适时,一是要找到恰当的事情动脑筋,扫地抹桌子,就会被提升为清洁组组长;二是要在显山露水时,不要过于扎眼,招受众人谴责而树立敌手。 (2)显能耐不宜过频过多。天天都干出格的事,人们再也不觉得你有什么稀奇处,只能被骂作爱出风头而已。所以你总是要留一些绝招,留上显示的余地。如果你能经常露上那么一点点新鲜的才华,则人们总会对你抱有希望,弄不清你的深浅,多大的事也敢托付于你。 (3)要打消顾虑,多在心里挑敌手和上司的毛病,便不会再羞羞答答了。 2.培养自己做大事的素养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困惑,为什么同样的一个建议,在你的口中说出与在别人的口中说出所产生的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效果?在某种情况下,为什么有着比别人更出色才能的你,却无法像别人那样得到团体的认可呢?你又是否意识到这种现象对你的职场进阶有着一定的影响呢? 所以我们说,关键时刻能够露一手,并以此作为晋升的手段绝不是撞大运,而是靠平常各个方面的积累和磨炼。 (1)诚实守信。 这个市场化的社会在权力、金钱等各种的充斥下,变得尔虞我诈。“诚实”成了“老实”的代名词,而“老实”又似乎成了“无能”的标志。于是,刚从校园里面出来的书生,也会为找一份理想的工作,而演绎出在履历上出现了同一所大学有三个学生会主席的闹剧。可是这种欺骗带来的,只是对自己前途的阻碍。 试想,一个欺诈而不讲信用的人,连人格都让人产生怀疑。关键时刻即使你能挺出身来别人未必信你。 (2)学会倾听。 在职场上,学会如何表现自己,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很多人认为“说”比“听”更能展现自我。这并没有错,但是你 是否想过自己所说的是不是能被团体所接受? 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人在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时,他总是一声不吭地在一边静静地坐着,仔细聆听着别人的发言。到最后,他才会站出来果断地说出自己的意见。因为“听”首先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同时也可以帮助你了解别人的思想,了解别人的需求,了解自己和别人的差异,知道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当掌握了一切信息以后,你所提出的意见就会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站在团体的角度上。所以最后的发言在某种时候,因为掌握了更多的信息,见解也就更深入,更权威。如果你每一次的意见都是相对正确的,那么自然而然地在他人心中树立起权威形象。 (3)重视身边的每一个人。 你要让别人重视你,树立起你的权威形象,就必须要学会重视别人。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交流增多,“hi”一声就可以认识一个新的朋友。也许对你来说,要记住每一张新面孔实在不是一件易事,于是,再次见面却想不起他人名字的尴尬场景便会常常发生在我们身上。可是有谁意识到这其实是对他人的一种忽视和不尊重呢?心理学家发现,当许多人坐在一起讨论某个问题时,如果在你发言中提到了多个同事的名字及他们说过的话时,那么,被提到的那几个同事就会对你的发言重视一些,也容易接受一些。为什么一个称呼会引起这么大魔力呢?那就是“被重视”这个因素在起作用。所以,让我们从记住别人的姓名做起,重视身边的每一个人。才能得到其他人的重视和尊重。 (4)从大局的利益出发。 一个人待人处世如果只从自己的利益出发,那就不可能得到团体的认可,也更谈不上树立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权威形象了。 小胡在一家集团的市场部工作,每一个月初部门都会招集地区级主管开定价会议,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小胡提出的定价总得不到认可,甚至还遭到负责其他地区的同事的排斥,他觉得很苦恼。后来,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里,另一个地区的主管对他吐苦水,让他找出了原由所在。事情很简单,因为小胡所在的地区销售情况很好,而且竞争对手少,相对而言,就可以制定一个比较高的价格。可是其他地区竞争对手的实力较强,市场的吞吐量又不是很大,销售价格如果定得高,便不可能完成销售目标。小胡只考虑到自己所在地区的情况,没有从大局考虑,他所提议的定价自然得不到大家的认可。其实这种情况常常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发生。因为人总是会自觉或不自觉的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来考虑和处理工作,如果学会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你就可以得到大家的信任。 (5)果断地提出你的意见。 如果你做到了以上几点,你就可能取得了大家的信任与尊重。但是如何来表现你的权威呢?你平时成绩必须要做到自己心里有底,说话要坚决。 有些人,在工作中面对某些问题时,明明有自己的见解,却思前想后,犹犹豫豫,等到其他同事提出时才懊悔不已。一次一次地错过,使得你失去了很多表现的机会;还有一些人,平时说话老是模棱两可,明明是一个正确的意见,却让他人产生模糊的感觉,这也会让他人对你的权威性产生怀疑。 所以,你考虑好了,马上说出来。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