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滩传媒的傻子们: 解读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并购案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皮特曼时代(9)(2/2)
    考尔本常常会哄骗合作伙伴,把他们弄得身心疲惫,最后不得不同意美国在线提出的每一个条件。伯娄制定的方案特别复杂,其实都偏向美国在线公司,所以在公司内部他的方案被称为“业务特刊”。一位曾和美国在线合作过的公司的员工告诉《工业标准》杂志:“几周以来,美国在线不停地对我们说,‘你们很好,你们很好,你们很好。’然后逼迫我们必须把银行里的最后一美元以及我们公司20%的股份给他们。否则,他们就威胁说要和我们的竞争对手合作。”

    有一些合作伙伴从和美国在线的谈判中解脱出来,他们脸色憔悴、满身伤痕、满脸羞愧,认为自己被美国在线秘密抢劫了。比如autobytel公司就曾指控美国在线虚报情况,但是这种诉讼很少。或许是因为当他们意识到和美国在线的合作是美国在线一方受益时,他们已经破产了。“没有达成合作协议的原因是因为美国在线承诺了太多东西,”伯娄坚持这样认为,并一直对此坚信不移,“没有达成合作协议的原因是因为那些公司都是没有经营计划的混蛋公司”。

    真相要远比这些理由复杂得多。其实,合作的双方都在玩一个危险游戏,而这个游戏的规则是由一个注重短期效果的股票投机市场制定的。在华尔街的压力下,美国在线从其具有侵略性的合作中得到了巨额回报,所以它现在会做任何可以创造利润的事情。而与此同时,和美国在线签约的年轻公司为了第一次或第二次上市而孤注一掷,甘愿经受美国在线的拆磨。“瞧,”一位美国在线的高级管理者不耐烦地说,“我们给这些人提供他们想要的……他们成功地获得了第一天上市的最佳效果,然后成了上市公司,这时华尔街就会告诉他们,‘好,你们这些家伙必须得好好表现。’而这些公司的司令部却突然忘了美国在线只承诺让他们成功上市,于是他们反过来又挑剔和美国在线的合作,开始违反原来的规定大吵大闹。”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