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滩传媒的傻子们: 解读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并购案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时代帝国的崛起(5)
    为了实现收支平衡,hbo需要至少22.5万个用户,但是1974年底才只有5万多用户。更糟糕的是,争取新用户的花费成倍地增长。hbo的信号是由原始的微波转为转播塔传播,受到地形的影响,每隔20或30英里就得有一座转播塔。增加新用户的惟一方法就是建造一个又一个的微波塔—缓慢而没有效率,并且开销极大。很明显,时代公司没人想过开发这样的荒谬业务。“这个想法刚提出来时,我们确实想过把微波塔作为传播中介,但是我们从来没有想过要怎么样才能到达中西部地区,更别说到达加利福尼亚以及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这项业务,”黑斯凯尔承认,“如果我们曾考虑过实现这件事情有多么不可能,我们就不会开始做了。如果我从哈佛商学院毕业,我也许根本就不会创办hbo。”

    此时见证了杰里·李文的伟大。李文于1975年提出为了挽救hbo时代公司,必须用卫星来传送节目。这个观点本身并不新鲜,这个行业里的人都明白,卫星可以用来传送电视信号,他们也知道电视在未来会有一天依赖于卫星。当时在地球上空2.23万英里处,美国的第一颗国内通信卫星—西部联盟的西星—早已进入了太空轨道,但是还没有人胆子大到或傻到想用卫星传送电视信号,因为其花费将是个天文数字。通信卫星的能力有限,因为设计通信卫星时是用来传送简单的声音和数据而不是用来传送音像的。鉴于以上提到的种种原因,hbo似乎注定是第一个进入卫星电视的失败者。

    但是(没人懂得详细情况)李文却说服时代公司投资7 500万美元开拓卫星电视,从而成为电视传播业务的开拓者。1975年9月30日,hbo成为第一个用卫星传播电视信号的电视传播公司,转播了全年度最令人期待的体育赛事:穆罕穆德·阿里和乔·弗雷塞尔争夺重量级拳击冠军的比赛。这是令人难忘的一天。李文后来回忆道:“这是一次电击般的体验。”就在其他三家大的传播公司还要再等一两天,等艾·曼尼拉的磁带从菲律宾传来才能转播这场比赛的时候,hbo的用户早就收看了比赛。他们收看了14场精彩比赛的现场直播,仿佛他们就是在菲律宾比赛现场观看比赛的那些激动的观众一般。

    由于hbo获得的巨大成功,时代公司的股票开始上涨。神奇的卫星传播电视信号上了《华尔街日报》的头版。这一切看起来似乎是hbo单枪匹马挽救了奄奄一息的时代公司。“对我和公司来说,这是个转折点。”理查德·蒙罗回忆,当时他是时代公司音像部的主管,是李文的老板。在哈佛俱乐部的一次分析家会议上,蒙罗突然之间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突然整个会议成了讨论hbo的论坛,杂志被人们忽略了。大家都看着我,其实我一点也不懂这些东西,但却是与会人员中惟一对卫星和飞碟有点了解的人。”

    谁曾经预料到这样的结果呢?35岁的杰里·李文就这样来到了时代公司。卫星、飞碟、有线电视、电线和电缆—这些都是时代公司的未来,而负责这些事情的人就是李文。于是从那时起,他就成了时代公司“永远的天才”。安德鲁·黑斯凯尔曾经称李文为狡猾的销售人员,如今却夸张地说:“李文是我们永远的天才—时代公司只有一个这样的人才,那个人就是他。”黑斯凯尔没有在办公室里对手下的人这样说,但有人听见他小声嘀咕:“没人能比得上杰里·李文。”

    李文相信这些话,他自认为是这个领域的天才,是时代公司的精神,因为是他把hbo送到卫星上去。此时是李文一生中最伟大的时刻。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