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鼓励孩子最重要的两条是:第一,不要讽刺他们,使他们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击;第二,不要过分地赞扬他们,以免产生骄傲情绪。我们所做的一切事情都要顾及到一点:不要使孩子失去对自己的信心。同时我们还要知道,如何去鼓励孩子的自信心。
学会适时鼓励孩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每一个做家长的都要仔细地研究与思考,如何去鼓励孩子,让他养成经常反思的习惯。孩子的自信程度是表现在他的行为中的,如果孩子缺乏对自己能力的自信,对自己价值的信任,那么他所表现出来的就是缺乏效率、缺乏积极主动性。他不会通过积极参与和贡献,来寻找自己的归属感。没有自信的孩子会很轻易地放弃任何努力,表现出自己是无用的,而且有时还故意做出反其道而行之的事情,这样做的原因是他认为自己是无能力,不能做出任何有意义的贡献,是没有价值的,那么还不如做些恼人的具体事情,起码能得到别人的注意。家长主观而不问青红皂白随意训斥或打骂孩子,是最容易挫伤孩子自尊心和自信心的。鼓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一过程的主要目的就是能让孩子得到一种自我满足,即自尊感和成功感。
一般说来,大人做某件事大多是在理智的支配下,认识到其重要性,出于责任感而去做的。孩子可就不同了,他们更多地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赞扬和承认才会主动地干一件事,特别是希望得到父母的赞扬和承认。父母的表扬和承认就像雨露一样,浇灌着孩子幼小的心灵,哪怕是幼小的嫩苗都可能成长为参天大树。但令人遗憾的是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家长往往不重视利用赞美这个从根本上激励孩子进步的手段,而更关心的是怎样“对付”孩子的不“规范”行为。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