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中层:以身作则,以德服众
学会使用非权力管理,让你的部属心服口服,是中层领导者必备的人品素质。
人们常说,领导干部要德才兼备,可见作为领导者(当然包括中层领导者),“德”仍然是排在第一位的。当你节节上升之际,当你手中的权力越来越大时,越要注意修身养性,锤炼人品。须知,权力是一把双刃剑,用得不好,既伤别人,也伤自己。只有学会使用非权力管理,以身作则,以德服众,才会为自己搭建更大成功的阶梯。
所以,作为中层领导者,你必须记住一些关于人品的有用忠告。
忠告一:管人先管己,正人先正己。
作为一个普通的人要想获得别人的尊重,你就必须具有他人所没有的优秀品质,作为一个企业中层领导更是如此。如果你不具有此种独特的风格,你很难获得下属的尊敬,而在此特质中,最重要的就是领导者本人的自我要求,这一点其实是很自然的,有一句话叫做“律己才能律人”。
要求自律的原则与方法不是一朝可成的。你必须有“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夺志”的决心和毅力,在不断的尝试与努力中锻炼自己,促使自己一步一步地走向优秀的境界。
那么试问,你对自己的要求远甚于下属吗?偶尔你也会站在客观的立场为你的下属设身处地地想一番吗?要知道这种态度和涵养是你成为领导所必须的。一天到晚为自己打算的人,绝非一个优秀的领导,要知道在你做这些努力的过程中,你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下属的观察,你的一切努力都不会白费,他们内心会如此想:
“这位经理看来是可以信任的”。
“依此看来,他是值得尊敬的”。
让人遗憾的是,多数领导者总是忽视或没有能力做到这个“自我要求”,遇事总是喜欢归咎于他人。一些荒谬透顶的事,他们做起来会感到特别安心。譬如一个公司应该开发新产品了,赶紧召开员工大会,一个无能的经理常为自己大脑空空而坦然,却在抱怨别人:“这些家伙全是窝囊废,竟然拿不出一个新构想!”其实,新构想不能全靠下属去构思,身为经理应该先动动脑筋,先制定个框架,或先指明个方向,然后再要求下属全力筹划,这样靠着双方的努力把目标顺利完成多好啊!如果只是把责任全部推给下属,即使事情成功了,你也恰好失去了一个在下属心中赢得信任的绝好机会。如果这样的话,下属们会怎样看你呢,你在别人眼中的形象将会产生一个很大的落差。别人就会把你给看低了。要知道,如果你的下属在心里对你没有个好感觉,你就别想让他们很好地服从你。公司里有能力的下属可能表面上在为你拼搏,暗地里却在想方设法取代你的位置呢。在一个企业里,下属之所以服从你,其理由往往不外乎以下两种:
因为领导地位既高,权力又大,不服从则会遭到制裁。
因为领导对事情的想法、看法、知识和经验较自己高一筹。跟着他做事,不担心出错。在这两个条件中任缺一项,下属都可能离你而去,或者与你分庭抗礼,势不两立。
有一句话叫做“善为人者能自为,善治人者能自治”。一个公司的业务能否在激烈竞争的潮流中得到发展,关键之处还在于领导者是否有正确的自律意识。领导者只有身体力行,以身作则,才能建立起人人遵守的工作制度。比如说要求公司的职员遵守时间,经理首先要做出榜样;要求下属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老板也必须明白自己的职责,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只有以身作则的领导,才能调动其下属的自觉性,并影响他们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领导自己做不到的事,就不要要求下属去做;要求下属改掉坏毛病,就要首先自己改掉坏习惯。
培养良好的自律性、成为下属的表率,最好能参照以下几点建议身体力行:
首先乐于接受监督。据说,日本“最佳”电器株式会社社长北田先生,为了培养自己下属的自我约束能力,自己创立了一套“金鱼缸”式的管理方法。他解释说,员工的眼睛是雪亮的,领导的一举一动,员工们都看在眼里,如果谁以权谋私,员工们知道了就会瞧不起你。“金鱼缸”式管理就是明确提出要提高管理工作的透明度,把每个领导置于众人监督之下,每个人自然就会加强自我约束。麦当劳公司曾一度出现严重亏损,公司总裁亲自到各公司、各部门检查工作,发现了各公司、各部门的经理都习惯于坐在高靠背椅上指手画脚。于是他向麦当劳快餐店发出指示,必须把所有经理的椅背锯掉,以此促使经理深入现场发现问题,这一招竟使麦当劳公司经营状况获得了极大的转机。因为老板和员工们同乘着公司这一条船,只有平时同甘共苦,情况紧急时才会同舟共济。
要保持清廉俭朴。作为一个公司领导,应该清楚你的节俭行为,不管大小,都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领导者的言行举止是下属关注的中心和模仿的样板。台湾塑胶集团董事长王永庆曾说:“勤俭是我们最大的优势,放荡无度是最大的错误。”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台塑内部,一个装文件的信封他可以连续使用30次,肥皂剩一小块,还要粘在整块肥皂上继续使用。王永庆认为:“虽是一分钱的东西,也要捡起来加以利用。这不是小气,而是一种精神,一种良好的习惯。”由此可见,要想成为一个卓越的领导者是相当不容易的,清廉俭朴这一点,你应该努力做到。
忠告二:靠威信取人。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