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胸狭窄、自私自利
一个人的心胸有多大,他成功的机会就有多大。心胸和机会往往成正比。
职场上,有些人总是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的界线划分得一清二楚,他们在工作中总是表现出一副例行公事的架势。只知道获取一分报酬只付出一分的努力。
这种自私自利一开始只是为了争取个人的小利益,但久而久之,当它变成一种习惯时,为利益而利益,为计较而计较,就会使人变得心胸狭窄。它不仅对老板和公司造成损失,也会扼杀你的创造力和责任感。
付出多少,得到多少,这是一个基本的社会规则。也许你的投入无法立刻得到回报,但不要因此气馁,一如既往地付出,回报可能会在不经意间以出人意料的方式出现。除了老板以外,回报也可能来自他人,以一种间接的方式出现。
有些人通常会想:“公司和老板为我做了些什么?”而那些富有远见的人则会想:“我能为老板做些什么?”大多数人都认为尽自己的能力完成分配的任务,对得起自己的薪水就可以了。但是这些还远远不够,要想取得成功,必须付出更多,才能获得更多。
有些人总是以一种消极被动的心态来对待工作,上班工作时懒懒散散,下班回家也无所事事。他们不是没有自己的追求,而是一遭遇困境就半途而废,因为他们缺乏一种精神支柱。
如果一个人在工作时能全力以赴,不计较眼前的一点利益,不偷懒混日子,即使现在他的薪水十分微薄,未来也一定会有所收获。注重现实利益本身并没有错,问题在于现在的有些员工过分短视,而忽略了个人能力的培养,他们在现实利益和未来价值之间没有找到一个平衡点。
一个人如果钻到钱眼里去,如果总是算计着自己到底能拿多少工资,如果总是将自己困在装着工资的红包里,他又怎么能看到工资背后获得的成长机会呢?他又怎么能意识到从工作中获得的技能和经验对自己的未来将会产生多么大的影响呢?浪费时间、凡事拖延
时间抓起来是金子,浪费、拖延只会让你收获懊悔和眼泪。
现实生活中几乎每个人都有种不良的习惯——拖延时间,这种现象我们几乎不时遇见,以至于看见或者发生时都不以为然了。然而,拖延时间却是一种极其有害的恶习。鲁迅先生说过:“耽误他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由此可见,自我拖延时间则无异于慢性自杀。那么你呢?是否经常拖延时间?如果你同大多数人一样,就会说:“是的。”不过,你也许已经讨厌自己的这种不良习惯,并希望在生活中消除因拖延而产生的各种忧虑。但是,你总是没有将自己的愿望付诸于切实的行动,有时你甚至每天都要对自己说:“我的确应该做这件事了,不过还是等一段时间再说吧。”
有人将拖延时间的行为生动地比喻为“追赶昨天的艺术”,这里,我们可以在后面再加半句——“逃避今天的法宝”,这就是拖延时间的作用。有些事情的确是你想做的,绝非别人要你做,然而,尽管你想做,却总是一拖再拖。你不去做现在可以做的事情,却下决心要在将来某个时候去做。这样,你便可以避免马上采取行动,同时安慰自己说,你并没有真正放弃决心要做的事情。这种巧妙的思维过程大致如下:“我知道自己必须做这件事,可我真怕自己做不好、或者不愿做。所以准备以后再做,这样我也不必说今后不做此事,因而可以心安理得。”每当你必须完成一项艰苦工作时,你都可以求助于这种站不住脚、却看似实用的逻辑。
如果你一方面坚持自己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又说你将做出改变,你的这种声明没有任何意义。你不过是缺乏毅力的人,最后将一事无成。
如果你真想克服这种陋习,那么,就赶紧列出自己的行动计划吧。
(1)不要把拖延看成是一种无所谓的耽搁。一个企业家可以因为没能及时作出关键性的决定而遭到失败;有时候,由于做妻子的懒得及时地洗碗铺床,也会造成一桩婚姻的瓦解;延误了看病的时间,会给人的生命带来无可挽回的影响。所以,拖拖拉拉这个坏习惯不是无伤大局的,它是个能使你的抱负落空、破坏你的幸福、甚至夺去你生命的恶棍。
(2)为自己规定一个期限。但你不要暗地里规定一个期限,这样很容易被人忽视。要让其他人都知道你的期限,并且期望你能如期完成。
(3)不要避重就轻。避重就轻是人的天性,但到头来只会导致问题铢积寸累,难上加难。
(4)不要因为追求十全十美而裹足不前。有些人对采取行动望而却步,因为他们害怕自己干得也许不那么完美无缺。
(5)让自己把握眼前的五分钟,并努力切实地生活。先不要考虑各种长期的计划,应争取充分利用眼前的五分钟做自己要做的事情,不要一再推迟可以给你带来愉快的那些活动。
(6)问问自己:“倘若你做了自己一直拖延至今的事情,最糟糕的结果会是什么呢?”结果往往是微不足道的,因而你完全可以积极地去做这件事。认真分析一下自己的畏惧心理,你会懂得维持这种心理毫无道理。
(7)给自己安排出固定的时间,如周一晚上10点至10点15分专门做曾被拖延的事情。你会发现只要在这15分钟内专心致志地工作,你往往可以做完许多拖延下来的事情。
(8)要珍爱自己,不要为将要做的事情忧心忡忡。不要因拖延时间而忧虑,要知道,珍爱自己的人是不会在精神上这样折磨自己的。
(9)认真审视一下自己的生活。假设你今生今世还有6个月的时间,你还会做自己目前所做的事情吗?如果不会的话,你最好尽快调节自己的生活,现在就去做你最紧迫、最需要做的事情。为什么?因为相对而言,你的时间是很有限的。在时间的长河中,30年和6个月是相差不多的。你的全部生命只不过是短暂的一瞬间,因而在任何方面拖延时间毫无道理。
(10)鼓起勇气去干一两件你一直回避的事情:一个勇敢的行动可以消除各种恐惧心理。不要再强迫自己“干好”,因为“干”本身才是关键所在。
(11)晚上睡觉之前,努力排除一切疲劳的感觉。不要以疲劳或疾病为借口拖延任何事情。你会发现,当疲劳或疾病失去其意义时,也就是说当它们不能成为你推迟工作的理由时,导致拖延的因素会“奇迹般地”消失。
(12)不要再使用“希望”、“但愿”、“或许”等词,因为这些词会促使你拖延时间。每当你发觉自己的话里又出现这几个词时,就应该改变自己的话。例如,你应该:
将“我希望事情会得到解决”改变“我要努力解决这件事”;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