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写意: 官场现形记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相信明天会更好
    记得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所在市的市委主要领导首次出访日本,回来后感触极深。他绘声绘色地讲述所见所闻,听得我们这些从未走出国门之人如醉如痴。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参观了日本几户普通人家,看到家家备有电视之后,回来后曾经在会上发出感叹:“中国什么时候才能像日本那样每家都有电视啊?!”大约在他讲这话不到十年的90年代中期,中国城市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普及了电视,而且一步到位绕过黑白阶段用上了彩电。现在不少人家不是一部而是两部甚至一人一部互不干扰。到了上世纪末农村也基本普及,中国几乎成为世界上使用电视最多的国度。前几年我见到这位早已退休的老领导同他谈及此事时,他又发出一串感叹,说当初做梦也没想到会这样快。

    大约上世纪90年代初,我所在省的省委主要领导曾在多个场合讲过一件事,就是他看过不少国家的高速公路上跑的不是小轿车,就是集装箱,没有像我们这里都是敞篷货车。他为此发出一个期盼:什么时候我们高速公路的货运也能做到以集装箱为主呢?十几年过去了,这个过程似乎来得没有普及电视那么快,但集装箱眼见逐年增多,呈不声不响渐进式发展。在最近刚刚竣工的双向八排道沈大高速公路上,我终于惊喜地发现:在这条路上,集装箱已经取代敞篷车成了货运主角。

    转眼到了世纪之交,在中国大地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后,人们欣喜地发现,在城市里人生“衣食住行”四大要务,从总体上讲,“衣食住”三项逐渐接近发达国家,只是在“行”上差距尚大,他们家家有小轿车,而我们还是自行车代步。于是,又有人发出感叹:“轿车进家庭在中国可是遥遥无期的事呀!”话音刚落,随着中国汽车生产风起云涌,进口轿车降低关税,轿车开始进入家庭,而且势头强劲。且不说北京、上海那样的特大城市,就是笔者所在这样的城市,目前每月私家车增量也在千辆以上。据说由于势头太猛,导致交通不畅,国内有的城市已开始采取控制性措施。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