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武术也讲究“以静制动”,强调“四两拔千斤”,《倚天屠龙记》中讲“九阳真经”的总诀是:“他自凶来他自恶,我自胸中一口真气足;他自狠来他自横,我自明月照大江”,静静的明月大江,胜过一切凶恶的进攻打击。独孤九剑讲究“无招胜有招”,因为一出招,必然有缺陷,唯有不动,才浑然一体没有破绽。
以静制动同时也是兵家的境界之一。曾国藩积其带兵几十年的经验,总结说:“战阵之事,须半动半静,动者如水,静者如山。又思兵不得已而用之,常存不敢为先之心,须人打第一下我打第二下也。”
上面所说的是武学和兵学的精粹,但又岂止是这二学呢?绘画艺术上的“少少许胜多多许”,乃至平常所说的“退一步天宽地阔”,“凡事当预留地步”,也无不包含这个智谋在其中。
明朝时候,担任甘肃副将的庄浪地方部落首领鲁麟,向朝廷要求当大将军而没被获准。他一气之下,依仗自己部落强大,便以孩子幼小为由而自行回了庄浪部落,以此要挟朝廷。
面对这种情况,朝中有的大臣主张封他为大将,有的主张把他召到京城,加赏封地。
尚书刘大夏说:“鲁麟为人暴虐,且不善于管理部众,他不会有什么作为的。然而他又没有犯罪。现在如果授他大将军印,不合朝廷的法规;召他到京城,他如果不来,则有损于朝廷威严。此时上策是暂时搁置,不去理他,听任他在家赋闲。而另外表彰他先世对朝廷的忠贞。表彰鲁麟先辈的功绩,使他内心愧惭,而怨恨朝廷不封他大将军的事又不能说出来。这样事态才能按照我们的意思转化。”
果然,表彰令一下,鲁麟自觉没趣,不久便心情抑郁而死。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