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天,北京有超过200万人自己开车、或者坐有司机开的车去上班。在高峰时段,从北京的cld(中央居住区)去到cbd(中央商务区),走走停停起码要一个小时。因为北京已经有了200万辆车,其中有近一半是私家车。这个数字还在快速增长当中。
学车的人挤破了驾校的门槛。不管你已经买了车还是没有车,拿个驾照已经是现代生活的起码要求了。35岁以前去考个驾照吧!如果必须学习什么技能的话,一般认为早一点学总归容易一点。
跟上时代脚步
一直觉得北京的天很蓝,偶尔在晴朗的一天稍晚才出门去,路上人不多,开着车走在宽阔的马路上,感觉是那么的自由自在。这时候,你会浑忘所有琐碎的烦恼。天气很好、路边有草坪和鲜花、而自己身体健康,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美国的小孩一般一到16岁就去考驾照了,学习很方便而且费用也很便宜。拿到驾照在他们看来是“成年礼”的重要标志。近年来中国开始有少量的大学生考驾照,一般的人还都是自己毕业工作以后,有了一定经济条件才去上驾驶学校。几千块钱的学习费用在中国人看来还是不便宜。
以现在中国私家车的增长势头,好像20年前的电视一样,开始买的家庭被视为富裕的、观念先进的;很快就会大面积的普及。在北京、上海、以及市民们热衷于休闲享受的成都,已经开始出现私家车普及的局面。收入中等的成都人买的多是价格适中的都市贝贝、夏利这样的车型,但是家庭私家车拥有率却非常高,据说一到假日就扎堆儿结伴出游。
普遍还不那么富裕的中国人喜欢大排量的、三厢的中规中矩的大车。其实以中国人多拥挤的城市现状来看,应该学习欧洲人,而不是地广人稀的美国,中国应该大力提倡家庭用小排量的、两厢的小汽车,以减少资源的浪费,停车也方便。
拿个驾照开始像十年前学会骑自行车一样,如果没有不能说“寸步难行”,但是会很不方便。即使自己暂时没有买车,周末、假日的时候也可以租辆车出去玩。对于女性,现实的来说自己开车也是比较安全和舒适的。有了自己的车,对于穿着打扮就会随意一点,不用穿特别厚重的外套,下雨天也可以大胆地穿着新裙子和丝袜出门去。
甚至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在招聘广告里注明:最好有驾驶执照。很多热衷于驾驶乐趣的老总们也乐于自己驾车。养专职司机的公司会越来越少。
最近一位年过花甲的北大老教授高兴地拿到了自己的驾照,新规定对学习驾驶的年龄放得更宽了。
更自由的生活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