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富: 30岁前速成百万富翁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坚信自己是卓越的(2)
    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说:“永远也不要消极地认定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首先你要认为你能行,再去尝试,再尝试,最后,你发现你不仅做成了,而且还做得非常好。”

    在掘取财富的道路上,成功总是伴随着那些认为自己肯定能做成的人。创富的大忌之一便是轻易地断定做某件事是不可能的。

    “我不可能成为百万富翁。”

    “那种事我做不来。”

    “倒最后肯定不能好转。”

    “别人都试过不行了,我怎么可能成功!”

    我们犯的一个主要错误就是“不可能”这个词使用率过高。

    这个词显示出一切努力都不起作用,任何事都干不成。也正因为被这种消极心态支配着,大多数人一生半红不黑,既不太穷,也不发达。

    想要创富,就要学会在头脑中将失败意识转化为成功意识,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敢于做别人认为不能做,不可能做的事,这样你就一定能成功。

    世界上每一件事,每一件东西,从摩天大楼到儿童玩具,都是由一个个想法付诸实施所得的结果。而实际上,再好的新构想也会有缺陷,但即使是这样,如果确实执行并坚持下去,也比坐  在那里等着一个完美的、百分之百正确无误地计划制定出来,然后再去行动好。因为实在是没有这种有完全把握的计划。

    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处在同一个起点,不同的是心态。总是主动出击的人往往耍比那些观望不前的人走得更快更远些。世上没有百分百十拿九稳、绝对成功的事,等待只会使你停止不前。

    成功学专家把研究对象分为两类,成功者因为都很主动,叫积极主动的人;那些庸庸碌碌的人都很被动,叫被动的人。

    积极主动的人都是不断做事的人,他们不畏艰难,永远不说“不可能”,直到做完为止。被动的人都是不做事的,他们会找各种借口拖延,直到“证明”这件事“不可能做成”。

    这两种不同的态度,当然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比利先生二十几岁,有位不工作的太太和一个孩子,他工作卖力,但收入勉强够维持家庭生活,他们租住在一间小公寓里。

    一天,他突发奇想,“我想买一所新房子,下星期就搬进去。”比利太太认为他疯了,  “你在开玩笑,这怎么可能?我们根本没有那份财力,可能连先期付款都交不出。”

    比利不为所动,他说:“跟我们一样想买一套新房子的夫妇有几十万,其中只有一半不能如愿以偿,一定是什么事情才使他打消这个念头。我们一定要想办法买一套房子。虽然我现在远不知道怎么凑钱,可是一定要想办法。”

    他真的行动了,他找到一套俩人都喜欢的房子,朴素大方又实用,先期付款是1200美元。摆在面前的问题是如何凑够1200美元。他知道无法从银行借到这笔钱。

    为什么不直接找承包商谈谈,向他私人贷款呢?他真的这么做了。承包商起先很冷淡,但由于比利一再坚持,他终于同意了。他同意比利把1200美元的借款按月交还100美元,利息另外计算。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