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柔和制服刚强的战术“以柔克刚”语出诸葛亮《将苑·将刚》:“善将者,其刚不可折,其柔不可卷,故以弱制强,以柔制刚。”这是一种避开敌之锋芒,用温和的手段取胜的计谋。
此计的关键在于灵活运用“柔”术,“柔”是一种高明的计术,既要运用各种计谋,又要具备一种实在的内质,这种“内质”,包括将领各方高素质的总和,又包括一个群体(部队、厂矿、企业等)内部的管理秩序。“柔”一定要“柔”在实处。汉文帝以柔制刚
赵佗原是秦朝的官吏,被派往岭南管理南越。秦亡后,赵佗自立为王,号称南越武王。
吕后当政时,由于听信身边亲信的谗言,将南越视为蛮族,实施差别待遇,并禁止在南越边境上进行铁器交易。南越王了解到吕后的这些禁令是长沙王策划的阴谋,先发制人,派军队攻陷了长沙国南部数县。
汉朝决定派兵讨伐。但由于南方天气酷热潮湿、瘟疫流行,汉军在越过阳山岭(南岭之一)后就无法继续前进了。赵佗也做了应战准备,他将周围的诸国(闽越、西瓯、骆裸)一一降服,并以天子自居,制定法令,乘坐用黄绢做成的车子,做出与汉朝分庭抗礼的架势。
吕后崩逝后,文帝即位。为了安抚天下,首先对各蛮族施予恩惠。对于赵佗,则将其双亲墓地真定赐给他做领地,并派人按时祭祀,又让其亲属担任高官,给了诸多赏赐。文帝的以柔克刚政策果然奏效,赵佗十分感动,上表汉文帝请和,说:“从前我不明事理,看到吕后听信长沙王的话,掘了我祖坟,并诛杀我同族的人,所以便图报复。我在这荒远之地称帝,统治一些未开化的人,虽然称帝,不过是自我陶醉罢了!”他诚恳地感谢文帝的恩德,并且请求以番属臣民的身份,入京进贡。
他在国内宣布,两雄不能并立,两贤不能并世。汉皇帝是贤明天子,从此以后,南越帝制取消。南越国内虽然还是称帝,但对汉朝廷则称王。汉对其也以诸侯看待,从文帝到景帝期间,汉朝廷与南越间一直相安无事。
薛胃劝綦良退兵
聪明人之所以聪明,就在于能审时度势,不盲目蛮干。薛胃是真正的智者,只看他当年在兖州断案,仅用十天时间就理清监狱中的所有陈年老账,对每个人了解大概,不能不佩服他的本事。
当汉王杨谅在并州举旗造反,薛胃正任检校相州事。然后汉王手下大将綦良往东攻城略地,逼围慈州(今山西吉县)。慈州刺史上官政向薛胃求援,称慈州危急,要薛胃火速出兵。薛胃首先估量了一下自己的实力,料定杯水车薪,绝对挡不住汉王的兵锋,只会徒增牺牲,所以他干脆对上官政的呼救装聋作哑。綦良接着又率兵攻打相州(今河南安阳),薛胃也不想应战,决定用计使綦良退兵,他派亲人鲁世范去游说綦良,诡称天下事尚难确知最终的结果,他薛胃既身为人臣,去就须得其所,所谓良禽择木而栖,他会慎重考虑,将军大可不必急在一时,苦苦相逼。
綦良听鲁世范这么一说,以为薛胃真是见风使舵之辈,随时准备倒向汉王,既然如此,缠攻相州岂非浪费精力?再说等他去收拾的地盘还广阔着呢。
綦良不傻,他非常果断地做出了决定:移师攻黎阳。薛胃站在城楼,目送綦良挥师绝尘而去,终于悠悠地吁了一口长气。不管怎样,相州是保住了,忠与不忠,任人说去。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