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与管理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一计未雨绸缪(1)
    有备无患,防患于未然的战术

    “未雨绸缪”语出《诗经》:“迨天之未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指天未下雨时,先把门窗修缮好。

    “未雨绸缪”的思想一直是中国人治世的格言。《易·既济·象》:“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商君书·更法》:“知者见于未萌。”清代朱柏庐《治家格言》:“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菜根潭》:“无事常如有事时提防,方可以弥意外之变;有事常如无事时镇定,方可以消局中之危。”

    “未雨绸谬”运用于计谋之中,则指在双方互为敌手时,暗中纠正自己的毛病,堵塞自己的漏洞,等待时机成熟,然后一举击败敌手。瞽叟陷舜

    舜帝在践帝位以前只是属于黄帝血统的庶民。他的父亲叫瞽叟,母亲叫握登。舜母中年而亡,瞽叟又取了第二个妻子,生了个名叫象的儿子。瞽叟总是偏爱后妻生的儿子象,千方百计要把舜杀掉。

    及到舜长大成人,尧帝把自己的第二个女儿嫁给他,并赐给家产,试图立舜为自己的继承人。但瞽叟杀舜之心依然未死,企图把舜的财产和妻子夺过来给象。一次瞽叟要舜到仓顶上修理粉刷。趁舜不注意,就偷偷地在下面纵火烧仓。而舜则早有防备,马上用衣服裹着身子跳了下来,免了一死。

    后来,瞽叟又要舜去挖水井,舜遵命掘了一个深井,并悄悄在下面的井壁上掘了个通往外面的暗道。一天,当舜还在井下掘土时,瞽叟就与象密谋,一起把土往井里填,企图把舜埋在井底。当把井填满后,父子俩非常高兴,以为舜必死无疑。于是就去舜住的居室瓜分财产和妻室。岂料舜却从外面回来了,使他们惊愕不已。

    由于舜有宽阔的胸襟,对发生的一切都未予计较,并更加谨慎地处理父子兄弟间的关系,以致瞽叟没有达到他的目的,而舜在尧后则登了帝位。

    小投资大回报

    一位承揽某大企业发包工程的公司经营者蔡先生,以善于招待出名。他招待往来厂商的重要干部时,不曾出过差错。他在招待方面与其它企业不同的是,不但招待对方的干部,连对方年轻的职员,也在招待之列。当然,他并非对任何职员都如此,而是事先调查对方在该公司的实绩,以及他本人的学历、人事背景等,并在判断该职员将来必成大器时,方才把他列入招待名单中。

    有一次他看到一个职员获得晋升,就立刻赶往致贺,并奉上礼金,还招待对方上高级餐馆,畅饮一场。事实上,年轻的小职员,压根就没上过这样的高级餐馆,不免受宠若惊。因为,他本人尚未掌握决定交易的大权,彼此之间还不能有任何利害关系。那个职员在诚惶诚恐中接受了招待,而蔡先生却对他解释说:“由于贵公司的帮忙,委实让我们赚了些钱,所以借这个机会回报贵公司的优秀职员。”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