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与管理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二十八计上楼抽梯(2)
    在申城,精明的经营者纷纷亮出招牌,借用各种题材吸引顾客。如南京路上吴良材眼镜店,专设一个一百多年来的各种类型的眼镜柜台,选择眼镜变迁的历史和奇闻轶事题材,介绍给顾客,短短几天时间,商店就多卖出近3万元的名牌眼镜;云南路上开设一家奇特的“水饺馆”,以宣传“饺子文化”为题,备有108种各地民族风味的水饺,使饺子馆天天爆满;还有以介绍“茶道”为题的八仙桥的汪怡茶艺馆;以介绍“花语”为题的华山路花苑等等,以特有的方式满足人们对文化消费日渐增强的渴望。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许多民间的传说、名人轶事、历史典故都可被经营者“借题发挥”,而且行之有效。

    特殊使命的舞蹈队

    1989年,吉林省吉林市丝绸厂一度积压了大量的迎宾缎、锦花缎及其它面料,资金大量被占用,原料进不来,新项目又无法上马,工厂处于半瘫痪状态,厂长多次派推销员上下打通,八方叫卖,又不惜花重金,连篇累牍地在电视、广播、报刊上作广告,稍有收效。

    不久,厂领导请来了一位舞蹈专家,要对厂里挑选出来的30名男女青年工人进行为期一周的舞蹈培训。厂里的人对此迷惑不解,猜测纷纷,怨声四起。

    舞蹈班终于亮相了。男着笔挺的西装,女着优美的旗袍。男女的服装色调,相配适宜,尤其是15位女士的旗袍,是厂里请了服装设计师精心设计、制做的,花色、款式各不相同,个个楚楚动人。

    舞蹈队随着舞曲跳了起来。美妙的舞姿,使在场的人都看呆了。原来他们是带着特殊使命的舞蹈队,即将带着全厂的厚望,为提高丝绸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奔赴“白天鹅舞厅”、“银雪宾馆”、“天河大厦”开拓丝绸厂的事业。

    两天后,几家宾馆的舞厅门前,车水马龙,人们接踵摩肩,排着长队买票。看来,丝绸厂的舞蹈队着实吸引了一大批人。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