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家族与家族企业(1)
    企业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经济组织。

    企业是一种经济组织,但为什么世界企业组织,尤其是创业型企业多为家族形式?这是因为 ,家庭以及家族在人类社会组织中的历史文化传统,在人类生活中的社会地位以及家庭、家 族的社会伦理属性,以及财产的私有在法律上的神圣性等原因所决定的。

    家庭、家族制是企业与生俱来的自然形态。在创业初期,恐怕不能没有家族制。在血缘、地 缘关系上结成的强大联盟,蕴含了共同的需求和利益。家族经营不仅有经济意义上的合理性 ,更有社会意义上的合理性。

    家族和传统的家庭结构是中国人价值体系的核心内容,这种社会价值观长期以来对经济结构 和经济制度影响巨大,它不仅仅是价值体系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最重要特 征。它形成了强大的道德基础,是社会稳定的基本单元。

    我在军队生活了23年。部队这个由来自“五湖四海”人群组成的集团中,军人之间的关系, 除了以军事法律、条令、条例之外,还有几种“不成文”的“行规”在起着一定的作用:老 同乡、 老战友、老部下和老首长。这种关系,由于时间、地点和所达到目的的不同,又自然排列出 不同的层次。在同一个部队中,一般来说,第一位的是同乡关系;在不同的部队,第一位 的则是来自同一个基层部队的战友关系;在管辖与服从上,又可能老上级、老下级关系起更 大作用。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是在解放军中流行的“军中俚语”。这个俚语,据说在国民 党 军队中也流行。

    用社会学观点分析这种现象我们发现,建立在这种关系之上的“关系”,相互之间的交易成 本远远低于其他关系的交易成本。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我们这样的一个国家中,最多的 社团组织,恐怕不是那些在政府民政部门注册的组织,而是不在册的所谓“同乡联谊会”、 “同学会”、“校友会”、“战友会”等等。在社会运转中,这些不在册的“同乡联谊 会”、“同学会”、“校友会”是张力性很大的组织,在这个组织内部,成员间的交易 成本相比较于组织之外不仅低,而且效率比较高。

    中国经济改革是从中国的家庭——广大农村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的。 中国农村以家庭为单位的“发家致富”的,其结果是一举解决了困扰中国近、现代历届 政府的中国人吃饭问题。

    这些年,中国市场上家族企业和所谓“民营企业”(我认为这是以准家族关系组织的家族企 业 ),能够在这样短的时间内迅速成长为中国一种巨大的、非常具有活力的经济力量,同样不 难 理解。

    亲情、忍让、谦和、默契及凝聚力,有利于企业减少和降低为交易而付出的“组织费用 ”和 “制度成本”。因此,如今许多成功的私营企业在创业初期,都曾或多或少地借助过这种形 式 完成财富的原始积累。

    我们看看中国的经济神话,或者说是中国梦想。如果要在中国市场经济二十年发展的历 程中评选出靠市场的力量创造出的中国神话的话,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和他的吉利集团无 疑是个毫不逊色于美国财富神话的中国财富神话。

    现在,中国的老百姓可能没有几个不知道这个言辞激烈,恳求政府主管官员“请给我们一次 失败的机会吧”,一心“要为中国老百姓造汽车”的吉利董事长李书福的。

    “吉利”是李书福四兄弟共同创业实现的,是个名副其实的家族企业。在李书芳、李 书兵、李书福、李书通四兄弟的共同努力下,“吉利”这个小五金的作坊式企业得以蜕变、 壮大。在 这个过程中,李书福逐渐成为企业的领导。连四兄弟也根本没想到“吉利”用十几年时间 变成了个资产数十亿元的大型企业。

    李书福曾对媒体说:刚创业时,家族是我巨大的后盾。二十岁出头我开始创业,那时谁也不认识我,最 能 支持我 的也就是我的哥哥、弟弟了。我在海南给家里打电话,告诉哥哥我要生产摩托车,我哥哥有 所犹豫,但是他觉得这是对的;我弟弟生产铝合金搞得一塌糊涂,我首先劝说弟弟和我一起 生产摩托车,他吓了一跳,说这个东西太难。后来我跟一些朋友商量也没有支持我的。不过 哥哥绝对支持我,短短一年左右,我们就生产出了全中国第一辆踏板式摩托车。 中国许多企业差不多都是这样开始创业的。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