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者为王: 新经济时代企业的游戏规则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发展方向选择正确(2/2)
    迈克·戴尔则是较早地感悟到网上销售的潜在商机,率先开拓和实施了网络在线销售,使产品市场占有率迅速上升。

    上个世纪90年代初,联想集团总裁柳传志面对股票市场、房地产业、证券市场发展一浪高过一浪的形势,没有采纳进行多产业、全方位投资的建议,作出了立足主业,做大主业的战略选择。几年后,当许多大公司被房地产和证券市场套牢时,联想仍然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并成为中国电脑行业的第一品牌。

    如今中国企业发展的方向,就是走出本土化樊篱,走向世界。比如海尔发展跨国经营正是在国内家电行业迅速发展、国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价格战在家电领域中频繁发生的背景下进行的,国内市场生存空间的挤压是海尔走出去的内在需求。激烈的竞争环境迫使企业去寻求新的生存发展空间。他们从创立至今20多年的时间里创造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国内到海外的卓著业绩。从一个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壮大成为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的跨国企业。张瑞敏对海尔的国际化策略还有一个比较形象的比喻:下棋找高手。在他眼中,海尔国际化就像是一盘棋,而要提高棋艺,最好的办法就是下棋找高手,也就是说一定要找最好的做学习的榜样,海尔选择的高手是欧洲和美国。

    1999年,海尔用年薪25万美元聘请了美国人迈克作为海尔美国贸易部总裁,张瑞敏认为,要让美国人知道海尔,事半功倍的做法是让海尔产品进入美国最大的连锁超市——沃尔玛。 沃尔玛在美国有2700多家连锁店,每一家店内都摆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名牌产品,要让它接受一个陌生的品牌十分困难。整整两年的时间,迈克甚至没有机会让沃尔玛看一眼海尔的产品。直到有一天,他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在沃尔玛总部的对面竖起一块海尔的广告牌,盼望着沃尔玛高层人员在工作间隙,眺望窗外的时候能发现海尔。“功夫不负有心人”,沃尔玛终于对这个整天等候在窗外的海尔有了兴趣。

    海尔在美国已进入沃尔玛等超市,产品品种也从最初的一、二种发展到现在的近十种。  经过三年努力,海尔终于成功地打开了欧美市场。由于在欧美市场上的成功,越来越多国家的经销商找上门要求销售海尔产品。

    目前,海尔产品已进入欧洲15家大连锁店的12家、美国10大连锁店。2003年,海尔品牌价值实现530亿元,蝉联中国第一品牌。2004年,世界五大品牌价值评估机构之一的世界品牌实验室编制的《世界最具影响力的100个品牌》报告揭晓,中国海尔唯一入选。

    在中国,梦想能够剩下来的企业,多得就像天上的星星,这本无可厚非。但现实实在太残酷,有的企业刚到咿呀学语的年龄就夭折了,有的成了别人胃里的食物。而只有像海尔一样选择了正确的发展方向,才能够摆脱在新经济情况下遭淘汰的命运,使自己的企业跳过淘汰的门槛。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