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者为王: 新经济时代企业的游戏规则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企业淘汰赛愈战愈酣(2/2)

    同样,这样的剧目也正在今天中国的各行各业中上演,而且,无数的淘汰赛正愈战愈酣。“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多少年来,曾经有一批又一批如雷贯耳的中国企业,他们曾经频繁地出现在各新闻媒体的显著位置,并获得极多荣誉,一时颇为引人注目,列入这个名单的企业多得不胜枚举:秦池、爱多、飞龙……时光流逝,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已风光不再。

    就是在2004年,我们发现我们的企业和企业家比以往任何一年都多灾多难。全国500强企业最明显的特点是除了入围门槛大幅度提高外,有101家“新面孔”荣登排行榜,这也意味着有101家企业退出了排行榜。仅仅一年时间就有20%的换位率,可见中国企业地位动荡之剧烈。有多少人能保证自己的企业明年还在500强名单之内?可见我们中国企业领导者肩上的担子不轻。在这一年里,关于失败企业和企业家的负面新闻层出不穷、不绝于耳。从三九集团原董事长赵新先到创维集团原董事局主席黄宏生,从健力宝的张海到伊利原董事长郑俊怀,从德隆系原总裁唐万新到中航油原总裁陈久霖……我们可以罗列出一个很长的名单。

    有国内专家指出,在全球化背景及世界经济整体震荡的情况下,新一轮的淘汰又将上演。据预测,将会有20%的企业死于这次淘汰。

    那么,究竟是什么导致企业会走到这一步?是优胜劣汰的结果。那些效益低劣的企业,筹集资金困难,难以周转经营,于是,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优胜劣汰结果是强者越强,弱者越弱,弱肉强食……

    这些淘汰赛,有如剥洋葱一般,一层一层,一圈一圈……政府保护、技术模仿、资金不足、管理不善……各圈有各圈的特质,各圈有各圈的缘由。有的企业,在其中的一层受挫,就被淘汰出局了……在过去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中国企业经历了两次大的淘汰:1993年至1994年,随着国家经济政策的“软着陆”淘汰了一批暴富企业。后来在爆发亚洲金融危机的1997、1998年,一些企业也相继破产。那些企业那些故事,仿佛就发生在昨天,秦池不再辉煌,爱多不再歌唱,多少人曾经对他们寄于无限厚望,期冀着他们成为我们民族经济振兴的头雁。中国企业和企业家的脆弱和易折,痛心之余留给我们更多的是冷静的思考,如何解释中国企业的短命现象?为什么我们不能够出现像ibm、hp、微软、索尼那样的大企业?做企业最重要的是什么?比起奇技淫巧和赌性,我们的企业更需要什么样的生存智慧?我们的企业如何才能够永续基业、长青不老?国家之间的竞争在于企业,我们希望中国企业长盛不衰,就不能不思考这些问题。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