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会说话的人: 如何让你左右逢源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毛泽东爱用比喻(2/2)

    身边的工作人员与他在同一个屋檐下一起生活,常常能够领略到伟人的妙语成趣。在回忆中,他们还常常很有兴致地提起。

    当年在陕北延安时,卫士李银桥看见擦脸擦脚都是那条没了毛的旧毛巾,便建议他领一条新的擦脸,旧的留着擦脚;还说,擦脚擦脸应当分开。没想到说:“分开就不平等了。现在每天行军打仗,脚比脸辛苦多了。我看就不要分了,分开脚会有意见的。”又有一次,李银桥正在为搓澡,突然放了一个屁,他很紧张又很不好意思。却笑了:“活人哪个不放屁,屁者气也,五谷杂粮之味也。”

    新中国成立后,外出多坐火车专列。据服务员姚淑贤回忆,有一次,专列开到天津,在餐车上说:“今天小姚请客,大家吃狗不理包子……谁叫她是天津人呢。”但接着话锋一转“我掏钱”,众人哄然大笑。一会儿,带头咬了一口包子又说:“狗不理啊,快吃,不吃就挨骂啦”,众人又大笑。

    虽然感受妙语最多最深的是长年伴随他的工作人员,但有些有缘走近的人,也同样深深折服于伟人的谈话艺术。1938年,与梁漱溟曾有过一次交谈。四十八年后,已是九十三岁高寿的梁漱溟依然清晰记得那次谈话时,“说话幽默,常有意外的妙语”。

    文史知识渊博,举世公认,从上面的妙语可见一斑。第一次见薄一波,就吟着“如履薄冰……”还有位名叫“三生”者,第一次见他就脱口道:“三生有幸……”一九五八年九月,接见《新民晚报》总编赵超构,刚一落座便说:“宋高宗的哥哥来了”。在座者一头雾水,但仔细一想,宋高宗就是赵构啊!既然已经超“构”,自然为哥啦。

    1959年,回到韶山冲的请乡亲们吃团圆饭时,向当年的私塾先生毛禹珠敬酒。老人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则举着酒杯说:“尊老敬贤,应当应当”。家乡人无不为之动容。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