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律师时,林肯曾在一次诉讼中,利用巧妙的设问,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有一天,一位老态龙钟的妇女找到林肯。她哭诉自己前不久被欺侮的故事。原来,这位老妇人是独立战争时期一位烈士的遗孀,每个月靠领取抚恤金维持生活。不久前,当她像往常那样去领取每月的抚恤金时,出纳员竟要她交付一笔手续费才允许领钱。但是,这笔手续费差不多是抚恤金的一半,等于是变相勒索。
法庭开始审理这个案件。被告矢口否认,原来,这个黑心而狡猾的出纳员是口头上进行勒索,并没有留下凭据。情况进展对林肯这方很不利。
轮到林肯发言了,上百双眼睛紧盯着他,看他有什么办法可以扭转局面。只见林肯开始用抑扬顿挫的声音,先是把听众引入到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回忆,然后,林肯用饱含泪水的神情,述说爱国志士们是如何忍饥挨饿地在冰天雪地里战斗,直到为自由而洒尽最后一滴血的。最后,他使用巧妙设问的方式,作出了令人怦然心动的结论:“如今,所有的事实都已成为陈迹。1776年的英雄,早已长眠于地下,可是他们的那衰老而又可怜的遗孀,还生活在我们身边,如今的一位受到了极不公正的待遇,并站在了我们面前,要求我们代她申诉。这位老太太从前也是一位美丽的少女,曾经有过幸福快乐的家庭生活;然而,她已经牺牲了一切,变得贫穷和无依无靠,不得不向享受着革命先烈们争取来的自由的我们请求援助和保护。试问,我们能熟视无睹吗?”
林肯的发言嘎然而止。在场听众的心早已深受感动,有人眼圈泛红,为老妇人流出同情之泪;有人怒发冲冠,要扑过去痛殴被告;也有人当场解囊捐款。
在听众的一致要求之下,法庭通过了保护烈士遗孀不受勒索的判决。
设问,就是原本没有疑问而自提自问,是明知故问。设问后,可以自问自答,也可只问不答。设问用得好,能引人注意,诱人思考,把谈话内容变得更加吸引人。
善于设问,往往能够切中要害,更有效地解决问题,从而收到设想的效果。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