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好女人是一所好学校”,这万万信不得,女人望夫成龙,心甘情愿沦为学校的结果,只能是眼睁睁看着辛苦培养出来的学生毕业后离了校。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再好的学校,也不可能留学生一生一世,这样的例子太多。
当初人见人赞的郎才女貌,隔了十年再看,郎才更上一层楼,是才上加财;女貌成了抹布,越用越旧,差距越拉越大,男人嫌弃枕边人似乎成了一种必然。所以一个聪明的妻子应该做丈夫的好同学,跟丈夫一起进步。
吴惠莹和梁永峰都是从农村考上县城读重点高中的,两个人的学习成绩在班级里都名列前茅,上高二时,两个人便谈起了恋爱,在那情窦初开的岁月,两个人对未来都没有丝毫的考虑,只是很认真很单纯也很忘我地投入到了一种纯粹
的爱的境界之中,那时对他们来说仿佛爱就是一切。
早恋原本就是一颗还没有成熟就被早早地从树上揪下来的苦果,很快这两个年轻人就尝到了早恋的苦涩,他们的学习成绩逐渐下降,高考时双双名落孙山。那时吴惠莹没有为自己高考的失利而悲伤,而是为梁永峰的落榜而痛苦不已,
梁永峰的父母都是农民,平时只靠农闲时出去打点零工来维持儿子上学的费用,梁永峰考上大学是他们全家对未来的寄托和希望,现在他的落榜让他的父母很是恼怒,特别是当得知儿子高考失利是因为谈恋爱而导致的时,他们更是愤怒地斥责他,遭受落榜打击的梁永峰面对父母的责难,情绪一落千丈。
吴惠莹非常爱梁永峰,看到他心灰意冷的沮丧样子,她心里很不是滋味,她觉得是自己拖累了他,要不是自己,他一定可以有一个非常美好的前程。出于对梁永峰的爱,也处于对他的歉疚,吴惠莹提出让梁永峰复读,参加第二年的高
考,因为她知道以梁永峰的家庭条件是不可能允许他复读的,于是她决定自己出去打工挣钱供他复读。梁永峰起初不同意,认为这样对吴惠莹太不公平,可是经不起吴惠莹的一再坚持,最后终于被迫同意了,那时他感激地对她说:“
我一定不会辜负你对我的期望,不但要考上大学,今后还要让你过上最好的生活。”
吴惠莹来到省城,干过保姆,当过酒店服务员,也做过售楼小姐,总之什么工作挣钱多,她就做什么,根本不考虑什么累呀、难呀什么的,终于在她的资助下,梁永峰复读一年后顺利考上了一所重点大学,接下来的几年中,他为学业
和理想奋发努力着。而吴惠莹为了能给梁永峰提供更多的帮助,也更加努力地工作着,四年里,她尝遍了艰辛,支撑着她坚持下来的惟一精神支柱就是当初对梁永峰许下的诺言:支持他实现他的梦想。值得庆幸的是,梁永峰没有辜负
她对他的期望,四年大学生活中,他的学业一直非常优秀,年年都获得奖学金,毕业后还被保送读了研究生,这时的吴惠莹也有了自己的一家小小服装店,所以他们很快就结婚了。
婚后的日子是甜蜜而温馨的,吴惠莹除了忙活生意以外,还承担了全部的家务,使得梁永峰得以继续做自己的学问。
吴惠莹每天在生意场上不停地奔波,目的就是为了供梁永峰读书,她原本打算等梁永峰研究生毕业后,她再去读个自费大学什么的,学点知识,然后找个稳定一点的工作,可是等梁永峰毕业时,他的导师觉得他在专业领域非常有发展
潜力,所以极力主张他继续读博士,可是梁永峰不好意思再给妻子添麻烦了,他觉得作为丈夫应该为数年来一直都在默默为自己奉献的妻子考虑考虑了,不能让她再这么辛苦下去了,但继续深造又是自己所渴望的,因此抉择的矛盾使
他忧郁、烦恼起来,很快吴惠莹就觉察出了丈夫有心事,经过她的一再追问,他终于告诉了她实情,于是她毫不犹豫地劝他继续读博士。
就这样,在吴惠莹的支持下,梁永峰又顺利地读完了三年博士,毕业后来到一家科研机构工作,不管是在丈夫读书期间还是在他参加工作之后,吴惠莹一直都做到了一个贤惠的妻子所能够做到的一切,她不计较公公婆婆当年对自己的
恶言相向,把两位年迈的老人从农村接到自己家里,一日三餐不用他们动手,衣服不用他们洗,买回好吃的总是先尽着老人吃,让两位老人既感动又惭愧;对丈夫的生活和事业,她更是无微不至地关怀:早晚为他冲好牛奶,家务事不
让他动手,为了不影响丈夫做研究,他在家的时候,她从来不开电视机,即使生病了,她也从不对他说,总是一个人去医院……她就是这样地爱着自己的丈夫,珍惜着自己的婚姻和家庭。
梁永峰在妻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侍候下,迎来了事业的春天,他的论文不断地在国内外著名期刊上发表,一项项科研课题不是获奖就是得到专家们的高度评价,一时间,晋级、升职、各种社会活动邀请函接踵而至,吴惠莹更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