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热销一时的《谁动了我的奶酪》讲了一个简单的寓言故事:两个小矮人和两只小老鼠生活在迷宫当中,奶酪是他们赖以生存并追寻的东西。他们同时发现了一个奶酪仓库,并建立了幸福的生活。突然有一天,奶酪不见了。这个突
如其来的变化使他们的心态暴露无遗。两只小老鼠随变化而动,不经思索,就开始出去寻找新的奶酪并很快找到了。
两个小矮人始终固守在已消失了的美好幻觉当中,抱怨不休。然而,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一个小矮人终于冲破了自己的思想束缚,重新走入漆黑的迷宫,并最终找到了更多更好的奶酪;而另一个小矮人却在对苍天的一再追问中郁郁
寡欢,始终走不出对过去美好生活的幻想……
随着人类从后工业时代进入信息时代,我们的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量的人员下岗,机构人员分流,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资产重组,大学生失业,国家干部下海,科研机构转制……中国近20年的变化已经超过了西方的 100年。在这
样一个机会与风险并存的大“奶酪”时代,每个人都会有一套自己独特的“奶酪”哲学!这个“奶酪”可以被当成我们生命中最想得到的东西。它可能是一份工作、金钱、爱情、婚姻、家庭、健康、一种人际关系或者心灵的平静等等
。
其实,这是一个关于“变化”的话题,就如一句歌词:“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太快。”我们心里其实都明白,不管你愿不愿意承认,这个变化总是会到来,并且就在你面前了。
一家高科技企业老总在接受访谈时,曾动情地说:“我要说说我的四个10年。那是个不断寻找,不断变化,再不断重新追寻的过程。有得有失,有苦有乐。我看重的是这个过程,追寻梦想比实现梦想有意义得多;寻求变化比因循守旧
、一成不变刺激得多。人生就是要经历这样的过程,否则就枉在人世间走一遭。”
这位老总在他19岁时,就响应号召,奔赴遥远的北国边陲扎根种地当农民,充满豪情地寻找当时他心目中的“奶酪”——革命理想。他深入研读《资本论》、《选集》;他主持的一个知青写作小组,给权威的报纸、杂志写政论性的文章,写文艺评论,写通讯报道,写小说、诗歌,最后写出了名,《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人民文学》都要调他去……大大的“奶酪”在等待他,但他放弃了。
当时他心目中的“奶酪”是种地当农民,后来他回忆说:“当时的放弃,是盲目的、无知的,却是最纯粹的,没有想过放弃之后想要得到什么,没有权衡利弊的挣扎与失落。”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