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月后,批发的品种多了,他又在附近租了间300平方米的门面,并成立星光家饰艺品。这一年,他的业务相当成功,由卖自家产品发展到卖全国各地的知名工艺品,商品分10大类500余种。到1999年,业务扩大后,330平方米的店面已不能适应发展,顾王明为空间而忧。
这时,汉正街有名的兆丰工艺品市场搬走了,腾出了500余平方米的空间。时隔不久,与兆丰工艺品市场对面的长虹市场二楼的太阳艺社也关门歇业,一下子又腾出1 000余平方米的空间。顾王明看准了这块“宝地”,便带着自己设计好的方案找到有关负责人求租这两块场地。
那位负责人知道他的星光家饰艺品,看了他一眼,冷冷地说:“你可能是第100个来求租的老板了,可能前99个老板都比你在汉正街的资历老练,你能管得好市场吗?你还是回去吧。”
顾王明这才深知,在别人眼里,自己在汉正街只不过是赚了些小钱、做不出大生意的小商贩。今天他仍然回忆说,真正懂得做生意,就是从那天开始,那位负责人是他商界的导师,他的话教会了他要做就要做最好的理念!
顾王明开始提升自己的品牌经营,一年之内,他反复考察义乌、广州一级市场,深入生产厂家,实地组织精品货源。这一年75%的时间他在出差中度过。
2000年底,顾王明再次带着自己的设计方案,提出整体租下共1 500多平方米的长虹市场二楼。这位负责人盯了顾王明很久,谈了两个问题,便爽快地与他签约,前后不到半小时。几天后,他将市场改名为“东方艺品”,全部自己经营。
回想起当时的情景,顾王明说:“这种经历与攻博士时差不多,心里压力特别大,害怕自己的决策是错的,但多年的求学生涯,让我习惯了这种压力,敢于排除风险。”
在与风险的较量中,顾王明赢了,当月他就成功赢利,不但留住了老顾客,还吸引了大批新客户。定位中高档的东方艺品市场在汉正街一炮打响。
圆梦背后感慨多
顾王明的东方艺品市场获得成功后,凭他的经营规模和销售实力,迅速成为汉正街最大的工艺品批发商,在全国工艺品市场中也赫赫有名。
书山有路,商海无涯。顾王明知道,无论东方艺品发展怎样,但毕竟面对的只是华中区域市场,面临的大环境是:商业零售下滑、同业竞争激烈。要把生意做下去,一直做到顶峰,眼光不能只盯住汉正街。他开始进军国际贸易,把埃及的地毯、日本的玻璃水晶器皿运进来,把国内优秀的工艺品送出去。良好的英语水平让他做起国际贸易游刃有余。为了拓展基地,他已进军浙江义乌,控股沿海等地数家工厂。
顾王明说,下海四载,商场如战场的滋味已深深体会到了,做生意有时比做学问还难,做学问有导师指导,有一套方法与理论;做生意主要靠自己来判断市场,商人有时比学者更需要具备创新意识。
想起当年不经意的下海想法,顾王明笑着说:“我起码证明了‘最无用处是书生’的话不对,在许多人眼里是‘书呆子’的博士后,同样能搏击商海。每当看到招聘会上人山人海,许多大学生为没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而沮丧,有的还逼迫自己考研。我想对他们大声说,你为什么不给自己多几次尝试的机会?”
李苑立
点评:
●●●●●●●●●●●有训练的头脑
我尊重顾王明先生的生意,但我不同意他的看法,他说:“成功来源于对机遇的把握,如果让自己重新来一次,不敢肯定说一定要做商人,但是抓住时机的性格一定会保留,这不以专业与学历来判断,而是从经营人生上来把握的。”我不同意的就是这句话中“不以专业学历来判断”的观点。其实,顾先生目前取得的成就恰恰印证了一个有训练的大脑做生意是多么的厉害。
第一个证明就是,没有训练的大脑不会通过分析来让自己坚持,从而专注地做好一件事情。
第二个证明就是,没有训练的大脑不会想到向下游发展,通过对上游资源的掌控及对下游市场的扩充来稳固自己的业务模式,从而避免了这个行业中大多数人的命运,或者是只做终端销售,每天望着柜台前不变的人群发呆,有生意就做一个,没有生意就虚度人生。他有训练的大脑还让他敢于扩展,让他对生意的远见较长,对风险的分析和承担意识较明确,这些都是他所在的工艺品制造、销售领域中罕见的。这难到不是他自己的专业和学历代表的有训练的大脑所赋予他的吗?一匹上等好马,放在上等好马的马群中不是什么卓越之才,然而,当上等好马到了中等甚至次等的马群之中时,他的杰出则是必然的。时机当然重要,但是,谁看出来了时机,其次,在看到的人中为什么没有人认为是时机呢?
第三,时机也需要鉴别。敢于冒险容易变成匹夫之勇,只有训练过的大脑运作的事情才是有计划、有准备、有组织的儒商的风格。
(圣路可商务顾问公司首席顾问 孙路弘)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