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在不同的课上问过这一问题,学员们纷纷表达自己的意见:
“人家说得很明白——‘假如要你’才打电话,没打电话就说明不要了!”
“肯定是主管的安慰话,其实他根本不想要那个年轻人。”
“肯定招满了人!”
“工厂没开工就倒闭了!”
一个最有意思的说法是:那位主管也被炒鱿鱼了。他怎么会打电话给你呢?
其实这里面的种种猜测都可能成立,这个年轻人可能也都想到了。但是他没有管这些理由是否成立,而是背着行李,踏上火车,又回去看了一趟。
一到那里,机器轰鸣,一派繁荣,显然早已开工了。
他又找到当时那个主管,那个主管一见到他就非常亲切地说:“哎呀!你终于来了,我当时就觉得你是个人才,我很想很想把你留住,你知道吗?我洗衣服的时候,不小心把你的电话号码给丢了!”
这样的结局,是否出乎你的意料?
这位年轻人如愿以偿地进入这家公司,当别人还在为失业而叫苦的时候,他已经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了。
不仅如此,他后来的发展更是超乎一般人的意料。最后他竟然成为美国钢铁公司的董事长。1958年,整个前苏联的钢产量还不如他这一家公司的产量!
你知道他是谁吗,他就是美国著名的钢铁大王——费尔莱斯!
在很多时候,费尔莱斯都感慨地说,他的成功就在于,他在请愿的中途下了车,然后在别人没给他来电话的时候,他又回去看了一趟!
常常我们离成功仅仅只有一步之遥,但是很多人就因为少走了那么一步,就与成功失之交臂!所以,我经常奉劝年轻人,特别是想成大事的年轻人,要有真正的机会意识。
具体说来有两点要记住:
第一,只有你对机会当真,机会才会对你当真!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