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是怎样思考的?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一分钟一百万个主意(2/2)

    ●笔夹是可视的

    ●墨水囊是口红形的

    ●环带是星状的

    ●柄类似睫毛夹

    有些人想象不出三个银元的笔尖是怎么回事,这样想好了:每支笔在出售时笔端系着三个银元,或者在饭店用餐时小费超过三个银元时,赠一支特殊的笔答谢顾客。以同样的思维想象可视笔夹,星状环带等等。这里强调的规则是不要丢弃任何一个要素——用任一组合发明出一两支笔来。

    最后,当你发明的笔多到感觉很得意时,检查一下这些笔是否具有独创性。有没有人见过上例中描述的笔呢?绝对没有,那么这支笔的新颖度是很高的。

    在我的课堂上,我们当然不去申报专利了;我们只是勾勒出这些笔来,运用集体智慧(就好像全世界的智慧都集中到了这儿一样),确定世界上是否有这种笔或那种笔。我们就这样评估了几种笔——它们都是新颖度很高的。说实在的,你见过球体是方的、星状环带的笔吗?

    从你发明的笔中找出最好的一款。我让学员们这么做,然后我指着全是0的那一栏,说,“你们不认为最好的笔就是没有球体、没有墨水、没有笔体没有笔帽……什么也没有,却仍可以写字的吗?”举过几个例子后,他们同意了这一说法。我就着这个机会向他们介绍了理想的最终结果(ifr)——终极启发(发明)力的概念。这是格里斯•沃斯勒提出的概念,旨在帮助人们找出发明中的最佳可能结果。概括地讲,ifr就是完全脱离机械却能实现所需功能的意思。就像是各种功能自动完成,不需借助任何机械。

    你需要什么——它就实现了!不需要汽车或飞机你就可以旅行:心灵运输。你与人沟通,不需要喊叫,不需要信号旗,不需要莫尔斯电码:它尚需按钮、讲话然后结束。不够理想!还有个按钮。但快接近理胱刺了。沃斯勒同时向人们指出所有的技术体系都在朝着ifr的方向发展,因为每一个改进的机械或机制都增加了系统的“理想性”。

    书写的历史生动地说明了这一点。历史上知道的最早的书写系统是刻在石头上的。你觉得用一个石錾在石头上凿字容易吗?接下来是用特制的木棒把类似字母的图文写在湿软的黏土板上。好写吗?没准由奴隶们先把泥板做好,主人再来写文字。然后是写在树皮上、动物皮上、布上。用来切割的刀和写字用的特殊涂料使得书写成了富人的特权。此后出现了纸草纸和墨水,书写不再那么费力了。纸张的出现使得书写更为方便,但仍需要高超的手写技巧。不同的手写体很难辨认,于是出现了打字机,潦草的字体不再是问题了。

    然而,如果出现错误,则很难纠正,也不可能跨行或跨段去写。作为解决方法之一,出现了文字处理和电脑。很好,但仍需打字,有些人很不耐烦。下一步是语音录入。现在人们可以直接讲话,电脑负责打字。上帝呀!你看到了书写上朝ifr进展的趋势了吗?所需的工作越来越少,结果出的越来越快。接下来又是什么呢?对极了!我们为什么要口述呢?太花时间和精力了。下一步是思维辨认。不需要设备,不需要仪器,但最终结果却显示了出来,或者说实现了书写的功能。

    对我们来说,ifr就是表格上0这栏。学员们寻找关于笔的ifr忙得不亦乐乎。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