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王道: 证券分析实践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英、美资本主义的危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的经济每况愈下。经历两次世界大战,英国国库囊空如洗,在人民生活困苦的情况下,工党抬头,实行福利主义,用加税来“劫富济贫”;当时个人入息税率竟高达97%!公司利得税也在70%以上!因此没有商人愿意投资,结果公司纷纷破产,失业率上升;终于煤矿、铁路等较大型生意都由国家接管。尽管是国宝级的劳斯莱斯公司,也不能幸免。当时该公司正要发展747飞机引擎,但在政府的苛刻税制下无法获利,没有足够资金来做科研,终于在1974年宣布破产。在这种经济环境下,股市变得乏人问津了。

    美国方面,1929年股市大跌后,美国经济陷入史无前例的大衰退,当时罗斯福总统利用凯恩斯理论,大量投资基建,废除“金本位”,禁止市民用钞票换黄金,才令美国的经济慢慢复苏过来。1929年后,股市一直沉寂不起,直至韩战后才有一个较象样的牛市出现,整整衰退了二十五年!直至1954年,道指才能恢复1929年的300点高位,再从300点升至1964年的900点。

    六十年代,越战的支出令美国出现大量财赤,伴随而来的是庞大贸易赤字。当时国与国之间的贸易是以黄金作结算的,规定每安士黄金可兑换35美元,到了1971年,美国没有足够的黄金支付贸赤,于是美国政府宣布,贸易不再用黄金作结算。黄金与美元正式分家。

    黄金与美元脱钩后,美国便出现了“三高一低”的情况,那就是所谓的高通胀率、高失业率、高利率及低增长率。政府每次均要用大量财赤来刺激经济。1974年的石油危机打击经济至为严重,令经济始终没法真正复苏。1964年道指高见900点后,直至1982年才升破1,000点。在18年间股市只是反复上落,只因经济问题实在是沉疴不治。

    在1964-1982年间美国经济可谓举步维艰,所以美国基金经理邓普顿(john templeton),早在越战时便主张向新兴市场如日本进行投资;与此同时,英国的商人自六十年代开始,已向海外投资。日本是当时最大的新兴市场,其经济蓬勃发展,吸引了很多资金。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