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公司的财政状况,主要是看公司的债务,是否有足够的现金流入来支付资本性开支。在公司的年报中,读者可以看到公司每年都有两页,描述过去一个年度公司的现金流入/流出情况。但一般年报的表达方式,往往过份详尽,容易引起混淆,例如投资活动现金流,会牵涉很多短期的现金投资及部分资产买卖。这些短期投资,很多时候会遮盖了真正的资本性投资。笔者在表30中特别将资本性投资用另一栏表达出来,参考表30。
另外,一般公司的财务现金流也是相当复杂的,很多时候公司会借入新债项,同时也会偿还债项,形成项目繁复难明。笔者将之简化为整体借入或偿还,得出一个净额列于表中。笔者还将派息及发行新股也列明出来,使读者不会产生混乱。
由1998年至今,公司发行两次新股,总共集资人民币38亿元,是一个很小的数目。而公司本身的税前溢利及折旧,以2003年一年计算,已经达到人民币108.81亿元,相对该年人民币65.95亿元的资本性开支,高出65%。在债务方面,1999-2003年,公司每年都有偿还债项,总共偿还了人民币110亿元,所以负债对股东资金比率,由1998年的91.6%一直下降至2003年的52.7%。2004年,公司收购和新建电厂开支超过人民币150亿元,因此预期总负债会大幅度回升,达到人民币290亿元,负债与股东资金比例会上升至81%。虽然新购回来的电厂,现金流是足够偿还本身的利息及本金,不过新增加的负债亦会影响华能未来的溢利。
表30:华能现金流量分析
rmbm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除税前溢利2,209 2,2532,927 4,237 5,058 6,764
折旧 1,526 2,3922,654 3,261 3,533 4,117
其他经营现金流入 2,228362 62 -1,579-1,512-1,348
经营现金流入 5,963 5,0075,643 5,919 7,079 9,533
发行新股 1,122 2,770
总现金流入7,085 5,0075,643 8,689 7,079 9,533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