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最同意邹教授的说法:中国13亿人口是有其好处的,因为这就是市场所在,需求所在。另一强项是:中国以一个后来经济者,反占优势。
由九十年代初期上海及深圳成立股市至今,中国市场经济发展开放的步伐是有秩序的、有规划的。早期容许地方政府及较细规模的企业上市,后来更容许民间企业,到最近几年很多重点的国家企业都陆续上市。国务院属下的企业仍有180家未上市,包括4大国有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及农业银行仍处于改革当中。
笔者认为有秩序的、有规划的开放政策,是领导人的远见,我们用电讯市场的发展作为例子说明。香港的移动电话业务,早在七十年代末期由香港电话公司引入。开始时是用模拟制式,俗称“大哥大水壶手机”。发展到八十年代后期,营运商推出pcs的单向手机,只能打出,不能接收,要配合传呼机使用,二者都不甚受欢迎。九十年代2g急速发展,即现时仍沿用的g及cdma数码声音传送制式。现时,香港已有6家移动电话经营商,和黄更于今年初推出了3g的手机服务。在科技的急速发展过程中,和黄曾错误投资在pcs的单向手机,最后要作出拨备来撇帐,结束这不受欢迎的玩意。营运中的cdma服务,客户人数日渐减少,没有经济效益,早晚定必被淘汰。
中国的电讯市场改革是有规律的,脱离纯市场经济的风险。移动电话市场发展步伐比香港慢,但慢的好处是可以看清楚科技的发展方向;中国的移动电话刚起步便使用g,后来亦用了cdma,开始便到达稳定的平台,避免了在未成熟的科技平台上浪费资源,感觉上是“迟来先上岸”。现时中国迟迟不肯发展3g,亦是明智之举,在这个阶段,2g的收费在国内是有秩序的回落,中国13亿人口中,只有5个经营商:中移动、中联通、网通、铁通及中电信,但实际上最大的只有中移动及中联通两家。在开明的政府领导下,容许有限度竞争,容许价格有秩序下跌。从长远角度来看,有限度的竞争令经营商可以有利可图,可以有足够的资金用作持续投资。另一方面,领导人亦希望手机的月费,能够逐步下降,让更多人可以使用这种服务。从经营者的立场来看,中国移动电话市场的增长率比其他国家快,尽管收费持续下降,仍然是一盘有利可图的生意。迟迟不发展3g,一方面要看清科技方向,另一方面要让这些大经营商累积更多资金,等到时机成熟时,才决定投资在什么科技方面,是3g或4g,若后者发展成熟,那么中国市场便可以跳上一个更稳定、更高科技的平台。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