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智典: 传承百世的修炼经典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三章 处人之道(5)
    赞扬自己

    尽管有时你有理由赞扬自己,千万别受诱惑这么做。“虚荣”很普遍,“优质”却不多见。要是有人赞扬自己,虽然相当含蓄,人们会以一对一百打赌,认定那人是出于虚荣那么讲话,他糊涂,看不出自己是在献丑。尽管如此,培根的这句话不无道理:扔出去的泥巴够多了,总有一些会沾上去,这在诬蔑他人和赞扬自己都一样。他的结论是,恰当地赞扬自己是值得做的。

    理想与现实

    性格高贵的人,在年轻时会这么想:人类之间盛行的关系,还有这些关系所导向的结盟,毕竟在性质上是“理想的”。这就是说,它们是基于相似的情操、气质、智慧力等等。但是到后来,他发现那些结盟是建立于“实际的”基础上的。它们着眼于某种“实质的”利益,这几乎是所有结盟的真实基础。说真的,许多人对于任何其他基础的结盟,根本一无所知。

    惯例

    我们发现一个人所获得的评估总是由他的职位、职业、国籍或家庭关系来决定的——总之,他所得到的对待,是来自人生中按照惯常措施所指派的地位和角色,就像是一件工厂货品加贴上标签那么被处理掉。按照一个人的特性,谈论他具有什么内在品质,除非只要有人一旦发现它不相宜,便会弃置一旁而不顾。这种情况是时常发生的。一个人的内在价值越多,他从这些惯常的措施中所得到的乐趣就越少,他也就会从所得乐趣不多的地方退出。这些措施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在这个世界中,苦难和贫困是主要特色,因此,各处生活中最首要的任务是想尽办法疏解民困。

    真正的友谊

    正如这个世界流通的不是真的银币,而是纸币,在人生的真实尊敬和真正友谊之中,我们所见到的只是那些外表——一些按照原物尽力仿制的赝品。

    另一方面,我们可以质问,到底有谁值得获得真的银币?至于我自己,一只忠实的狗摇尾巴,比之他们表示关怀的一百种姿态,更能引起我的注意。

    真纯的友谊必须基本上对于另一人的祸福具有强烈的同情心,其同情的性质是完全超然的,没有利害冲突。这就意味着自我跟友谊对象的绝对认同。人性的自我本位对于这样的同情,是强烈地敌对的。所谓真正的友谊,是属于海蟒之类的东西,无人知道它是否荒诞无稽,还是真正在哪里存在过。

    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毕竟还存在有一丝丝真正友谊的许多例子,虽然一般来说,某种私下的个人利益,那种出于“自私”构成的诸多方式,到底是它的基础。在这个不完美的世界,这一点真情具有非常高尚的影响,让我们有理由称之为友谊。它高高地耸立直到听到好友在背后怎样谈到你——你不会再跟他说一句话了。

    检测友情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