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很多企业的人才管理来看,每年不少企业都有优秀人才选择离开。优秀人才为什么要离开?除对薪资待遇不满意和对所承担的工作缺乏兴趣外,对公司的目标缺乏认同、对管理方式不满、缺乏个人成就感也是相当重要的因素。而企业用提高物质待遇的方法来弥补职工精神待遇的不满是得不偿失的,久而久之,公司的薪酬管理还有可能陷入恶性循环。
企业有效的措施就是做好激励下属的工作。说到激励,很多人会想到晋级、加薪,而仅靠晋级、加薪并不一定能有效激励员工,作为管理者,还必须掌握其他激励方法,尤其是那些无薪的精神激励,更能体现出管理者的领导能力和企业管理水平。
这里涉及重视员工精神待遇的问题。员工的待遇包含物质待遇和精神待遇两个部分,员工除了有诸如薪水、奖金、津贴、福利和股票期权等物质待遇的需求以外,还有工作的胜任感、成就感、责任感、受重视、有影响力、个人成长和富有价值的贡献等精神待遇的需求。不过,由于精神待遇具有隐蔽性的特点,它常常容易被管理者所忽略。在谈到待遇时,管理者往往倾向于物质待遇,而员工的精神待遇则常常被忽略。但精神待遇是人的一种堪称本能的心理需求,它不会因为这种忽略而消失。
现实中,管理者经常会在没有弄清员工抱怨的原因之前,就盲目地提高员工的物质待遇如加薪、晋级等以图平息风波,虽然提高物质待遇可以暂时弥补员工对精神待遇的不满,但它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由于员工对精神待遇不满而造成的管理上的冲突。因此,公司管理者只有明白精神待遇的重要意义,才能全面把握员工的需求。管理者可以通过人性化管理来提高员工对精神待遇的满意度,譬如赋予员工管理和控制自己工作自由的权利,也可以有效地提高员工对精神待遇的满意度。
在由著名的人力资源公司翰威特公司与《亚洲华尔街日报》和《远东经济评论》联合主办的“2003年度亚洲最佳雇主”调查中,荣登“亚洲最佳雇主”榜首的上海波特曼丽嘉酒店获得了员工满意度最高分,在“对公司哪一方面最满意”的回答上,员工一致填写了“酒店把我们当绅士淑女看待”。上海波特曼丽嘉酒店经理狄高志认为,员工不是仆人,不低人一等。他坚信每个员工都有服务的天赋,作为总经理不是控制、监督他们,而是培养看重他们的能力,并给每位员工自由的空间。这也是精神激励的成功范例。
在工作中,对表现突出的优秀员工,企业应不时地给予精神奖励,诸如,有些公司评选年度“明星员工”的作法就是很好的一种激励方法。奖励几个人,可以带动一大批人,让所有的员工产生一种良性竞争意识。
美国的杜邦公司每一年度都要在底特律举行“年度杜邦员工最高成就奖”、“优秀员工”、“明星员工”的授奖仪式。麦克尔•柯维先生在杜邦公司工作不到三年,各种荣誉的光环就笼罩着他。他在第一年评为杜邦公司“优秀员工”,并在第二年被评为杜邦公司的“明星员工”,第三年,即2003年11月24日又在底特律接受“年度杜邦员工最佳成就奖”,公司总部的嘉奖令上是这样写的:“麦克尔•柯维先生已经把杜邦公司当成了他自己的公司,我们没有理由不奖励麦克尔•柯维,确实,这是我们共同的公司,希望全体员工向他学习,并希望麦克尔•柯维先生再接再厉,再创辉煌。”
总之,一个好的管理文化,不会忽视对员工的成绩适时给予鼓励,这其中当然也包括精神方面的鼓励;一个好的管理文化,不应该压制员工自主决策及其创造性,而应该强调提高效率,鼓励员工去做新的尝试。在这种环境下,优秀的人才才有充分展现才华的机会,也真正认同公司的发展目标,个人也更有成就感,愿意“士为知己者死”。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