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工厂有很多机器在运作。其中有一些是自动化的,另一些则是需要手工操作的。自动机械的引进减少了生产成本和生产延误。这个部门的主管是一位赤诚的爱国者和牧师,他只雇佣与他是同一民族或宗教的人。由于生产数量经常在较大的范围内迅速地波动,他独创了一种新的计件工资制。当工作量减少时,就不再使用全面自动化的机床,而是采用手工劳动给他的计件工人一些活干。他没有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低的生产成本生产高质量的产品”为理念,而是“为同乡和同宗教的人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和报酬”。这个部门主管并没有实施管理层提出的理念,而是创造了他自己的理念。
在另一家工厂,工具车间里有24个工人同时工作。劳动力已经过剩了,于是负责工具车间的专家以辞退的方式逐渐将人数减少到了18人。但是突然又有6个新工人被总工头安排到工具车间报道,当这个专家与总工头见面谈到这个问题时,工头说:“我们工具车间分配的定额编制人数是24人,如果达不到这个人数的话,分配给我的定额就会被缩减,以后我需要人时就会因为没有配额而不能招人。所以不管有没有工作我都要保持这个数目。”专家花了很长时间才说服这个工头:
1. 实际不需要24个人。
2. 如果工作计划做好,就是需要50个人他也能找到。
不难看出,扭曲的理念使这位工头处于一种与管理层的主要意图相对抗的情形之中。
另一家工厂的总管坚决反对将工人的数量减少到1 000人以下。他渴望能接到更多的订单,宁愿减少上千名职工的工作时间也不愿减少人数,除非是工人们自愿离开。这是因为他努力打拼了多年才爬到能管理1 000人的职位,所以减少人数对他来说是降低了自己的级别。这样,出于不正当的自私的个人理念,经济效率原则被抛之脑后。
一家工厂的总管雇佣了12 000名机械工人,因为他坚信要完成大量工作的惟一途径就是雇佣更多的工人。他似乎认为工人可以被放在天平的一端而产量可以放在另一端,工人们可以用他们的总重量提高产量。有一次他下达了一项指令,目标不是经济效益,而是产出量,而且劳动力应该增加到最大值。在5个月里工厂的费用增长了50万美元,单位成本远远高于以前的水平,也远高于他们的竞争对手,超过了要解除他权力的底线。由此可见,错误的数字理念与经济效率原则是背道而驰的。
一个大型产业协会的总裁正计划在行业内实施标准化政策,在和效率顾问签订合同时,谈到了原材料、直接劳动力和直接人工的比例等问题,顾问指出提高效率就意味着减少一线工人的工作时间,从而减少工资费用及工作百分比。这位总裁迅速地就这一问题下了决策。他拒绝了顾问提供的方案,并拒绝在有问题的店铺里采取任何高效措施。
在世界铁路建设的早期,错误的理念大大增加了成本,其低效性遗留下来的问题几个世纪都难以消除。
英国工程师设立了等级,即曲率和双轨的高标准,但是同时设立的间隙标准却很低,以至于使英国铁路的最初成本增加了两倍,并且永久性地降低了他们的运输能力。
据说巴伐利亚国王路易斯一世(king louis i)在他的国家试乘第一条新建的铁路时很失望,因为整条铁路都没有穿过任何隧道。结果整个线路不得不重新设计,只为了使之能穿过一座山。
当工程师谦恭地询问沙皇尼古拉斯(emperor nicholas),圣彼得堡与莫斯科之间的线路该如何设置时,沙皇拿起一把尺子和一支铅笔,在两个城市之间画了条直线,“先生们,这就是我们的路线。”这条铁路每英里的成本是33.7万美元,全长大约400英里。而芬兰的铁路因为采纳了一位员工的建议,每英里的花费是2.3万美元。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