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着离开惠普: 揭密惠普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做战略规划不要“摸着石头过河”(2/2)

    以惠普为例,战略规划是由各事业部所有的中层以上管理人员来参与的,并邀请专家担任辅导员。我在惠普期间就曾经作为辅导员帮助惠普打印机部门和惠普咨询部门设计他们的5年发展战略。

    由于参与者来自各个职能部门,所以代表了公司各方面的利益,由他们参与设计公司的战略规划,把所有潜在的问题都考虑到了,这样设计出来的战略规划才不会有漏洞,其他人想钻空子也钻不了。

    为什么跨国公司的案例要少很多?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制度体系设计得比较严密,不给人钻空子的机会。为了避免在战略上出问题,公司可以花10倍的价钱请专业的人士来做,目的就是为了做出完美的方案,让其他人挑不出毛病来。

    只有这样,战略规划才可能被完美地执行。前两年在中国流行的“执行”起作用了吗?大家心里明白。我一直认为,中国企业还不到谈执行的时候——因为没有战略,执行什么?所以很多人谈执行更多地是在赶时髦,形式大于内容。说到请专业人士来帮忙,学会借力,有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可以说明问题。在中国,医生给病人开大单是一件再普通不过的事了,多年来一直没有什么好办法解决,因为这是很多医生获取额外收入的有效方式,病人本身不敢质疑医生的药方。但在美国,医生就不敢这样乱来。为什么?因为每个医生都知道,有一个比他更聪明的人在后面时时刻刻盯着他,检查他的处方。

    在美国看过病的人都知道,医生给病人看病后,病人拿着处方去药店(一般是设置在超市里面)取药,但是药店拿到处方后并不马上给病人药,而是让取药的人半小时以后再来取。在这半小时的时间里,药店把医生开的处方信息发送到病人投保的保险公司去,在保险公司里,有比医生在掌握药量方面水平更高的医师把关。这个医师根据医生的诊断结果,看看医生这么开药合理不合理。

    如果合理,那么医师就会发指令让药店按处方给患者发药。如果医生乱开药,老开大单,那么保险公司就可能终止这个医生开药的权力,取消保险公司特约医院的资格,从此以后就没有病人上门看病了,医生就没活路了,问题就解决了,这不是很简单的事情吗?可我们为什么不借鉴呢?为什么非要自己去创新呢?企业制定战略规划的过程,就是不断学习进步的过程。大家可以对自己的判断不断地做出修正,一开始的时候可能偏差很大,对一些市场判断不准确,对用户的了解不深入,对竞争对手知之甚少,但是发现问题后下一年就会加以修正,再下一年再修正。这样经过几年的努力就进入稳定期了,对一个市场的把握就会准确得多。我可以用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如何修正自己的判断。

    1990年,中国惠普公司决定开发邮电市场。当时,按照事业部的统计,邮电部市场的生意只有100万美金左右,应该说是非常小的,但是我们根据掌握的信息和资料,中国未来在通讯上要大发展,市场潜力非常大,所以我们决定开发邮电市场,之后开始了长达两三年的市场分析、市场开发、市场宣传工作,通过与客户的密切接触,不断地修正我们的看法和理解。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对市场的理解加深了,产品也受到了邮电市场客户的欢迎,业务从百万数量级上升到千万数量级。

    既然跨国公司经过几十年的摸索已经开发出了一套科学的战略规划体系,我们就应当采用“拿来主义”,何必非要“摸着石头过河”?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