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族“护眼”诀窍
朋友们可能会问,还有什么放松方法更简单易行当场见效?
这样,我们就推出心灵太极第十七式,“耳聪目明”了。
请朋友们现在就尝试一下。
如果你正坐在电脑前两眼酸困视力模糊,或者刚刚起床两眼干涩不适,或者你长时间开会头昏眼花,那么只需安安静静用双手按摩耳垂,捏揉一会儿,再转动眼睛感觉一下,立刻会觉得眼睛比刚才明亮了,酸痛干涩的感觉大多消失。
朋友们会说:所以这一式就叫“耳聪目明”,对吗?
我们说:不错。“耳聪目明”是个成语,我们借用这个成语赋予了它新的含义,那就是按摩了耳朵,便保健了眼睛和全身。
那么,“耳聪目明”这一式的具体操作如何?
第一步,先讲道理。
懂得了道理,才会相信它的作用。
根据中国传统医学理论,耳朵全息缩影了人体的全部躯体部位与器官。耳朵虽小,却毫无遗漏地对应了整个身体,它就像一个头朝下蜷缩的胎儿。耳垂相当于面部,眼、耳、鼻、舌等五官都对应在这里了。臀、腿、膝、足分布在耳朵上部。耳朵有两个窝窝儿,靠下接近耳垂的窝窝儿对应着胸部,靠上的窝窝儿对应着腹部。
想了解得更详细精确,可以看中医的耳针穴位图。
在图上可以看到,我们的心、肝、脾、肺、肾、脊柱、四肢、男科、妇科等一切部位与器官,都在耳朵上有非常确定的对应点。根据这种精确的对应关系,从耳朵有无痛点及红肿的情况,可以诊断身体哪个部位有病变。
更奇妙的是,对这些痛点也称为敏感点进行针灸时,可以治疗所对应的身体部位与器官的疾病——这就是“耳针疗法”。
耳针疗法曾使全世界都刮目相看并确信的医学事迹是中国的耳针麻醉。胸部、腹部需要手术,但某些患者对麻药过敏,难以实施。中医便进行耳针麻醉,在患者耳朵的某些穴位扎几根小针,患者就可在不打麻药的情况下手术。耳针麻醉手术在中国做过多例,其报告在世界医学界引起过轰动。
只要想一想对耳朵的某些穴位针灸一下,能在胸部腹部不打麻药进行手术,就知道耳朵的穴位真实不虚地对应着全身的所有部位与器官。
如果不用针灸,更简便地实行按摩,同样有疗效。
这样,一种既简易又有效的自我按摩放松法便产生了。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