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滴一海洋: 教你懂得如何调整生活的节奏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求人不如求己(2/2)

    原来,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金属线通电后可以使附近的磁针转动。这引起法拉第的深思:既然电流能产生磁,那么磁能否产生电流呢?法拉第决心研究磁能否生电的课题,并决心用实验来回答。

    10年过去了,经过实验——失败——再实验……法拉第终于成功了。他在历史上第一次用实验证实了磁也可以生电,这就是著名的电磁感应原理。这个著名的原理,导致了发电机的诞生。

    法拉第在这本写了长达10年的日记中,真实地记录了他不断失败和最后获得成功的过程。那一天一天所写的“no”,就是一次一次的失败;那最后一天所写的“yes”,就是实验的最终成功。

    法拉第正确对待多次失败的10年日记,表面看起来似乎显得那样的单调和乏味,可是换个角度看失败,给人的启发又是那样的丰富和深刻:

    多次的失败并不表明你一无所获,而是表明你得到了宝贵的经验。

    多次的失败并不表明你是命里注定的蠢货,而是表明你也许要变换方式另辟蹊径。

    多次的失败并不表明你永远无法成功,而是表明你还要花些时间。

    多次的失败并不表明你不如别人,而是表明你尚有差距。

    多次的失败并不表明你是一个盖棺论定的失败者,而是表明你正在用失败铺路、一步一步地接近辉煌的成功。

    多次的失败并不表明你是一个屡战屡败、经不起挫折的懦夫,而是表明你是一个屡败屡战、勇往直前的勇士。

    爱迪生说得好:“失败也是我所需要的,它和成功一样对我有价值。只有在我知道一切做不好的方法以后,我才知道做好一件工作的方法是什么。”只有完全拒绝失败之时,才是彻底失败到来之日。

    法拉第正确对待多次失败的10年日记,不是一条道跑到黑、死撞南墙不回头的记录,而是对“失败乃成功之母”这句名言的绝妙诠释。

    工多出巧艺

    有一次,一个大型音乐会主持人想邀请瑞士钢琴家塔尔贝格做即席表演。塔尔贝格问他:“演奏会什么时候开始?”

    主持人答:“下个月1号。”

    塔尔贝格接着说:“对不起,练习的时间不够,我无法参加。”

    主持人不解地问:“大师还用专门地练习吗?”

    塔尔贝格说:“我想,演奏一些新曲目,一般至少要1个月的练习时间。”

    主持人又问:“3天时间还不够吗?我认识许多音乐家,从来没有一个人为一次演奏会练习4天以上,何况像你这种大师级的音乐家,更没有练习的必要了。”

    塔尔贝格不以为然地表示:“每次演奏新作品,我至少要练习1500次,否则不敢出场演奏。一天练习50次,也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如果你能等一个月,我就可以出席演奏。否则,很抱歉,我只好拒绝邀请。”

    与瑞士钢琴大师演奏新曲目至少要求有1个月的练习时间相似,还有个画家3年画一只公鸡的传说。

    从前,有一个皇帝非常喜欢公鸡。有一天,他下令让当时国内最有名的画家为他画一只公鸡。画家说,他需要3年时间。皇帝心里很不满意,但还是恩准了。

    3年期满,皇帝立即召见画家,只见他两手空空,便急切地问:“我的雄鸡图呢?”

    画家不慌不忙,当场展纸挥毫,只见一阵笔飞墨舞,一只栩栩如生的大公鸡便跃然纸上,前后不到3分钟。

    皇帝见状,不禁勃然大怒:“你这不是故意欺君犯上吗?你总共只用3分钟,为何让我等你整整3年?”

    画家说:“您先息雷霆之怒,请随我来看。”画家随即领皇帝来到一间大屋子前,推开门一看,屋里堆满了画满公鸡的废稿纸。

    于是,画家对皇帝说:“这些就是我整整3年的工夫啊!没有这3年的功夫,哪能3分钟就画完一只大公鸡呢?”

    献艺一分钟,练艺十年功。学到非凡艺,必下惊人功。其实,工多出巧艺,是各行各业的普遍规律。谁怕用功夫,谁就无法找到真理。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